返回

崇祯十七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以计对计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言;

    在我梦中,冤死的祖先们忧愤的对我说,你是为了我们和历史真相而创作,不是为那些卑鄙宵小之人;于是,早已次次透心凉的我,再次燃烧自己那颗精忠报国之心。更多小说 LTXSDZ.COM

    我的故事中的历史真相,已经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描述;但是很多回复过的读者依然看不太懂,而自己胡思乱想一翻,这让我情何以堪。

    第十章 以计对计

    蓟州城作为京师的屏障,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二日,这一天,蓟州城外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点。

    清晨,蓟州城的郊野被一层淡淡的雾气笼罩,阳光还未完全穿透这层薄纱。明军的侦察兵们,身着轻便的战甲,手持长枪和腰刀,警惕地在田野和林间穿行。他们分成五十人的小队,如同幽灵般在晨雾中时隐时现,寻找着敌军的踪迹。

    在石门驿站附近,侦察兵们发现了令人不安的迹象:驿站已经悄然易主,归顺了后金军。这一发现让他们的经紧绷到了极点,他们知道,这意味着后金的军队已经近在咫尺。

    当侦察兵们巡逻至马伸桥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盔甲的摩擦声。一队后金军正朝他们的方向快速接近。明军侦察兵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和勇敢。

    战斗突然爆发,两军在马伸桥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明军侦察兵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出色的战斗技巧,与后金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刀光剑影中,双方士兵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战马嘶鸣,兵器碰撞的声音响彻云霄。

    蓟州城内,袁崇焕接到了战况的报告。他立刻下令,对那些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勇士们给予重赏,以示对他们英勇行为的认可和鼓励。祖泽润的亲兵队伍因为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被授予了二百两白银的犒赏,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英勇的肯定,也是对祖家军事传统的赞誉。祖泽润是祖大寿之子,虎父无犬子。

    袁崇焕和诸将领站在城东楼上,目光如炬,注视着远方的动静。他们知道,后金军的大队人马即将到来,一场规模更大的战斗即将爆发。城墙上的士兵们严阵以待,弓箭手、火枪手和刀盾手各就各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城楼上,旌旗猎猎,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决心。蓟州城的百姓也被动员起来,他们或是帮助搬运物资,或是参与修补城墙,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保卫家园的坚定信念。

    崇祯皇帝的焦虑如同一根紧绷的弦,随着战事的持续,这根弦越绷越紧。在紫禁城的深处,皇帝的御书房内,灯火通明,映射出他焦急的面容。桌上铺开了一张张军事地图,上面插满了代表明军和后金军的小旗,形势一目了然,却又扑朔迷离。

    崇祯皇帝深知,辽东的安危关系到大明的存亡,而蓟州的防守更是京师的一道屏障。他的目光在地图上游移,最终定格在蓟州的位置,那里是袁崇焕的军队与后金军交锋的最前线。

    皇帝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不安。他知道袁崇焕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曾在辽东多次击退后金的进攻,是大明的中流砥柱。然而,面对后金军的不断挑衅和侵袭,即便是袁崇焕,也难以保证每战必胜。

    在这样的情绪驱使下,崇祯皇帝决定再次下旨,催促袁崇焕尽快取得胜利。他提起朱笔,饱蘸墨汁,在黄绸圣旨上挥毫泼墨,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的急迫和决心。

    圣旨中写道:“卿本职负责辽东,关内失守是他人的责任。但既卿已统兵前来,务必取得完全胜利。”这句话既是对袁崇焕的信任,也是对他施加的压力。皇帝明白,战争不是儿戏,每一次胜利都来之不易,但他更明白,大明的江山社稷需要这场胜利来稳固。

    圣旨写毕,崇祯帝将其郑重地交给了身边的太监,命令他立刻快马加鞭,将这份旨意传达给袁崇焕。太监领旨,不敢有丝毫耽搁,他知道这份圣旨的分量,也明白皇帝的期盼。

    在蓟州城的袁崇焕接到圣旨,他的心情复杂。他能感受到崇祯帝的急迫,也能理解崇祯帝的焦虑。但作为一名将领,他更清楚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他深吸一口气,将圣旨仔细收好,然后召集诸将,商讨对策。

    袁崇焕知道,他需要在皇帝的期望和战场的实际情况之间找到平衡。他需要制定一个既能满足皇帝要求,又能确保军队战斗力的作战计划。

    蓟州城的士兵们也感受到了这份压力。他们在城墙上巡逻,检查武器装备,准备迎接可能的战斗。虽然他们对胜利充满信心,但也清楚即将到来的战斗将是艰苦的。

    在这场关乎大明命运的战争中,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胜利而努力。从紫禁城的崇祯帝到蓟州城的明军士兵,每个人的心中都只有一个目标:保卫大明,取得胜利。

    十三日的清晨,蓟州城外的大地还未完全苏醒,空气中弥漫着晨雾的湿润和泥土的芳香。随着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袁崇焕已经站在城墙之上,凝视着远方。他知道,今天将是一个关键的日子。

    随着袁崇焕的一声令下,明军的马步兵迅速行动,他们穿过城门,如同一股股铁流涌向城外。士兵们穿戴着铠甲,手持兵器,脸上写满了坚毅和警惕。他们迅速在城外建立了坚固的军营,营帐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旌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约两百名女真骑兵,他们停留在明军军营的外边,似乎在观察着什么。袁崇焕站在高处,锐利的目光扫视四周,他发现除了这些骑兵之外,后金军的大队人马却隐藏得无影无踪。他知道这是敌人的诱饵,是试探也是挑衅。

    袁崇焕果断下令炮击,明军的火炮随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炮口喷吐出火焰和浓烟,炮弹划破空气,直指那些女真骑兵。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炮火,女真骑兵迅速作出反应,他们策马扬鞭,快速退走,消失在视野之外。

    袁崇焕并未因此放松警惕,他下令辽军一整天都坚守营地,不得有丝毫懈怠。士兵们加强了营地的防御,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准备随时应对可能的攻击。

    后金军选择了东南一带的茂密林木和崎岖山谷作为他们的营地,这里地形复杂,易于隐蔽,难以被发现。他们利用夜色的掩护,在蓟州城外五里处行军并扎营,悄无声息地完成了部署。

    到了十四日,辽军派出的侦察兵带回了重要情报:后金军已经转移,正在城外五里的西南一带。袁崇焕立即率领辽军前往蓟州城西南一带扎营,希望能够在那里拦截后金军的行动。

    然而,皇太极的智谋超出了袁崇焕的预料。他知道袁崇焕在蓟州严阵以待,拦截他的军队,于是选择了潜越蓟州的策略。十一月十四日,袁崇焕的斥候侦察到后女真大部分已经潜越蓟西,这意味着袁崇焕在蓟州拦截皇太极军队的计划落空了。

    袁崇焕站在营帐之外,望着西方的天际,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随着袁崇焕在蓟州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心中积累的不安和烦躁也日益增加。京畿地区的平静背后隐藏着未知的危机,女真军的动向和意图如同迷雾一般,让人捉摸不透。

    每天的巡视成了袁崇焕的必修课,他的身影在城墙上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哨兵。阳光下,他的盔甲反射着冷冽的光芒,眉头紧锁,眼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祖大寿和何可纲,这两位忠诚的将领,始终伴随在他的左右。赵率教的牺牲让袁崇焕失去了一位得力的助手,而如今,他更加依赖这两位将领的智慧和力量。

    站在城墙上,袁崇焕远眺着远方,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你说,皇太极到底去了哪里?”他的目光转向祖大寿,寻求着答案。

    祖大寿沉吟片刻,回道:“督师,以属下之见,或许皇太极知道督师已到蓟州镇守,已经避开我们,直接攻打通州或者别处去了。”他的声音低沉,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

    袁崇焕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可是一连几天,我们的斥候也没有得到消息。有了确切的消息,我们的兵才能移动,不然要是我们一旦离开蓟州,女真军再强攻蓟州,那样就不好了。”

    何可纲接过话题,试图缓解紧张的气氛:“督师,说得极是,现在只有得到斥候确实的女真军的消息,我们才能动作,说不定,女真军在遵化周围劫掠一番,退兵了也未可知。”

    袁崇焕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可是,让皇上多担心一天,以后我的罪过就深重一层啊。”

    祖大寿不解地问:“督师何有此说?”

    袁崇焕苦笑了一下,解释道:“初十我们进入蓟州的时候,皇上已经下旨,让我们不得越蓟州一步,看来朝中有传言对我们不利呀。”

    何可纲试图安慰袁崇焕:“皇上既然已经下旨,那我们刚好就守在蓟州,见机行事,不是更好吗?”

    袁崇焕却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你们不知道呀,要是女真军的目标只是在遵化四周劫掠一次还罢了,要是他们的目标是攻打北京,就会动摇大明的根基呀,那时整个大明朝就会崩溃。”

    祖大寿深吸了一口气,凝重地说:“督师的意思是,保皇上就是保大明,也是保天下苍生。”

    何可纲欲言又止,但在袁崇焕严厉的目光下,他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虑:“可是皇上还是个,今年才满....”他的话音未落,袁崇焕便打断了他。

    “可纲,不许胡说,天子永远都是天子,臣子永远都是臣子,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袁崇焕的声音中透露出不可动摇的决心。

    “是...”何可纲用力地回道,他的声音在城墙上回荡,显得格外坚定。

    在蓟州城的这段日子里,袁崇焕和他的将领们,每天都在为大明的安危而忧虑,为皇上的担忧而焦虑。

    蓟州城的城墙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袁崇焕、祖大寿和何可纲三人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一名斥候,他的出现仿佛带来了一丝不确定的希望。

    斥候的呼吸急促,脸上挂着长途奔波后的疲惫和尘土,但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的声音划破了城墙上的宁静,";报...紧急...军情...";,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击在三人的心上。

    袁崇焕没有时间多问,他的动作迅速而有力,抓起筒子,拆开,抽出纸卷。他的动作中透露出一种迫切和决断,他知道这份情报的重要性,可能关乎整个战局的走向。

    纸卷在袁崇焕的手中展开,潦草的字迹记录着紧急的军情。袁崇焕的眼在字迹上迅速扫过,每读一个字,他的眉头就紧锁一分。";皇太极已知袁崇焕到达蓟州,已绕过蓟州继续西进攻打通州而去。";

    袁崇焕的声音沉重,";不好,皇太极已经绕过蓟州,攻打通州去了,通州离北京只有四十里,是北京以东最后的屏障,通州一失,京师就危亦。";

    祖大寿立刻回应,";那我们赶快带兵去支援通州,五日的时候,皇上已经派孙承宗领兵去守通州,现在通州有孙承宗守备应该问题不大,现在通州还在明军手里。";

    何可纲也急切地问道,";督师,我们现在怎么办?";

    袁崇焕沉思片刻,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等等,事情不会那么简单,我预感如果我们直接西进去救通州,可能会中皇太极的埋伏,赵总兵的事就是一个最大的教训。";

    祖大寿立刻理解了袁崇焕的意思,";督师的意思是,皇太极想在通州和蓟州之间又设下伏兵,想再一次设伏歼灭明军吗?";

    何可纲也紧接着说,";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情,赵总兵的教训就在几日前发生,皇太极又在用勾引打援的战术,想逐个击破。";

    袁崇焕点了点头,他的眼中透露出一种冷静和果敢,";可纲说得不错,我们不能直接西进追击女真军,而要绕道去通州,再和通州的孙承宗前后夹击,就可以消灭女真军。";

    三人的对话中透露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智慧的氛围。他们知道,每一步都必须谨慎,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在这个关键时刻,袁崇焕的冷静和智慧,祖大寿和何可纲的忠诚和支持,成为了明军在这场战争中的重要支柱。

    蓟州城下的士兵们也在忙碌着,准备随时出发。他们的眼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期待,他们知道,即将到来的战斗将是一场艰苦的较量,但他们也坚信,在袁督师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十一月的寒风中,袁崇焕站在蓟州城楼上,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拦截失败的消息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知道,此刻不是沉溺于失落之时,而是要迅速做出决策,以应对皇太极的下一步行动。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袁崇焕决定不走寻常路,不直接往西追击后女真军,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曲折但可能更为安全的路线——先前往河西务。『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这个决定体现了他的军事智慧和对战局的精准判断。

    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焕的军队踏上了前往河西务的行军之路。士兵们穿着冬衣,脸上刻着坚毅,步伐坚定地跟随着袁崇焕的旗帜。他们知道,这条路虽然绕远,但却是避开敌人可能埋伏的明智之举。

    行军的队伍在清晨的薄雾中缓缓前行,穿过了蓟州城外的原野。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将光芒洒在士兵们的铠甲上,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战马嘶鸣,车轮滚滚,队伍中不时传来将领们鼓舞士气的呼喊。

    河西务地理位置重要,在天津和北京之间,是连接两城的重要通道。袁崇焕选择这条路线,一方面是为了避开皇太极可能在蓟州和通州之间设下的埋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在必要时快速支援通州,形成对后金军的夹击之势。

    随着行军的深入,队伍逐渐进入了更为复杂的地形。河西务也位于三河西南、通州东南,这里的地形多变,既有宽阔的平原,也有崎岖的丘陵。袁崇焕的军队在行进中必须时刻警惕,以防不测。

    到达河西务时,天色已晚,军队在城外安营扎寨。士兵们在疲惫中依然有条不紊地搭建帐篷,挖掘战壕,布置防御。火光在营地中闪烁,炊烟袅袅升起,与夜幕中的星光交相辉映。

    袁崇焕在营帐中审视着地图,思索着接下来的行动。他知道,虽然现在他们避开了直接的追击,但战争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袁崇焕的军队在河西务的营地中短暂休息,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而袁崇焕自己,也在为大明的安危,为千千万万百姓的安宁,默默祈祷,期盼着胜利的曙光能够早日到来。

    十一月的寒风凛冽,通州附近的女真军帐中,灯火闪烁,人影绰绰。皇太极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如鹰,他虽然已经巧妙地绕过了蓟州,但心中并未完全放松。他知道袁崇焕不是易与之辈,必定会有所应对。

    帐外,女真的斥候如同夜行的猎豹,悄无声息地在黑暗中穿梭,他们的目光如同利箭,时刻警惕着蓟州城的一举一动。十四日的清晨,当袁崇焕率领九千骑兵出城的那一刻,他们的行动便落入了后金斥候的眼中。

    斥候们在暗处观察了许久,他们的眼睛在夜色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记录着关宁军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他们看到袁崇焕率领的骑兵并不是直接西进支援通州,而是出人意料地往西南方向驰去。这一举动让斥候们心中生出了疑惑,他们迅速将这一情报传回大营。

    后金军帐内,皇太极接到了斥候的报告,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袁崇焕这一举动背后必有深意,或许是在规避他可能设下的埋伏,或许是在寻找更为有利的战机。

    同时,斥候们还观察到步军并未随骑兵一同行动,依旧驻守在蓟州城内。而且,他们注意到有明军陆陆续续地进入城中,蓟州城的兵力似乎不减反增。这一切的迹象都表明,袁崇焕并没有放弃蓟州,他的行动必定有着更为深远的考虑。

    皇太极在帐中来回踱步,思索着袁崇焕的意图。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是兵力的较量,更是智谋的比拼。他必须洞察敌人的每一步棋,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占据上风。

    帐外,夜色如墨,星光稀疏。

    帐中,气氛紧张而凝重。斥候的报告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皇太极和他的将领们围坐在火光摇曳的帐篷内,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不同程度的惊讶和疑惑。

    斥候的声音在帐篷内回荡,";袁崇焕已于十四日率领关宁骑兵万余,往西南方向疾驰而去,步军并未跟从。";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

    皇太极紧皱的眉头下,眼中闪过一丝不解,他的声音中带着质疑和惊讶,";什么,袁崇焕不是直接西进闯入我的埋伏圈?他们往西南方向走?全部是骑兵?看清楚了?";

    斥候肯定地回应,";是的,袁崇焕领兵出城的时候,没有一点迟疑,火速行军往西南驰去,全部都是关宁骑兵。"; 他的话语坚定,没有留下任何怀疑的余地。

    代善紧接着询问,";蓟州城里,还有多少兵力?"; 他的声音低沉,充满了关切。

    斥候迅速回答,";数万兵力,并且陆续有少量步军进入。"; 他的报告中透露出蓟州城依旧坚固,不容小觑。

    莽古尔泰也不放过任何细节,";有什么将镇守蓟州?你看清楚了城上的旗帜了吗?"; 他的问题直指关键,试图从旗帜中辨认出守将的身份。

    斥候详细地回报,";城上,依然插满了袁,祖,何,等旗帜。"; 这表明蓟州城内依旧有袁崇焕的主力部队和其他将领的部队镇守。

    待斥候交代清楚了以后,皇太极打发走了斥候,他一下坐到凳子上,眼凝重。帐篷内的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的双眼中的眼珠子左右不时划动着,似乎在心中快速地盘算着袁崇焕的真实意图。

    帐篷内其他将领也开始窃窃私语,讨论着袁崇焕这一出人意料的行动。他们知道,这位明军的名将不会轻易地步入陷阱,他的每一步棋都必有深意。

    皇太极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他的心中快速地权衡着各种可能性,试图找到最佳的应对策略。

    皇太极站起身,他的身形在帐篷内的火光中显得魁梧。他的目光锐利,扫过帐中众将,那是一种属于领袖的威严和智慧。自幼好学的皇太极,不仅武艺超群,更以智谋着称,即使在兄弟中排行不前,也因其卓越的头脑和能力,被众人心悦诚服地推举为领导者。

    ";袁崇焕这是吃了赵率教被歼灭的亏,学精了,他不敢直接西进救通州,定是和我们一样绕道去通州,想和通州的明军两面夹击我女真军于城下,并把我们歼灭。";皇太极的声音沉稳而充满自信,他的分析直击要害,揭示了袁崇焕可能的策略。

    代善紧皱着眉头,焦急地问道:";皇上,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当前战局的关切。

    莽古尔泰也表达了对皇太极决策的信任和依赖,";是呀,你是我们的主心骨,你拿主意,我们听你的。";他的话语中看似充满了对皇太极的尊敬和期待。

    皇太极沉思片刻,用一只手摸着自己嘴边的胡子,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他的眉头不时皱起,显示出内心的纠结和慎重。他的眼珠子在眼眶里快速转动,显露出思维的敏捷和深沉。

    接着,皇太极双手背在身后,在账内来回慢慢走动,这是他在筹划决策时常有的姿态。他的步伐虽然缓慢,但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坚定和有力。最终,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对众将,他的眼中透露出决断的光芒。

    ";我们现在不能攻打通州了。";皇太极的话语如同晴天霹雳,让在场的将领们都感到震惊。

    代善更是不解,急切地问:";为什么啊,通州就在眼前,如果不打通州,我们怎么打北京呢?";他的问题直指战略核心,表达了对进攻计划的坚持和对胜利的渴望。

    帐篷内的气氛一时凝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皇太极身上,等待着他的解答和指引。皇太极知道,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整个女真族的命运,他必须谨慎而明智地选择接下来的每一步。

    帐篷内,皇太极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唤醒了在场的每一位将领。他的分析清晰而透彻,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形势的紧迫和战略的关键。

    “如果女真军现在攻打通州,不但不能打下来,而且还浪费时间,明朝各地的援军马上就要赶到,到时候女真军还能不能退回遵化都成问题。”皇太极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形势的精准判断和对战机的敏锐把握。

    莽古尔泰紧皱着眉头,焦急地问:“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呢?打也不是,难道现在退军?只怕明军在蓟州和遵化已经准备好对付我们。”

    皇太极的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明军各路现在一时半缓还没有那么快来到,但是我们不能把时间和兵力浪费在通州,我们要再绕道直接进攻北京,擒贼先擒王,我们打一个通州是得不到有价值的东西的。”

    代善和莽古尔泰都陷入了沉思,他们知道皇太极的话中蕴含着深意。皇太极继续说道:“袁崇焕想绕道到通州的南面,与通州的明军夹击我们女真军于城下,所以这次我们也不能与袁崇焕在通州决战,因为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我们要走通州的西北方向的顺义绕道,接着再南下直接攻打北京。”

    代善的眼中闪过一丝明了,“那我们该往哪里行军,去攻打北京呢?”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

    “这个办法好,这样明朝的京师被攻打,天下震动,这样可以动摇明朝的根本,震慑他们的效果远比攻打通州来得大。”代善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皇太极决策的认同和支持。

    莽古尔泰也立刻表示赞同,“好,好,这个办法也不错,那我们立即出兵,要赶在袁崇焕前面。”

    皇太极的脸上露出了坚定的色,“时间就是一切,立刻出发,绕道西北走顺义方向,再南下攻打北京,到北京再与袁崇焕决一死战。”他的声音在帐篷内回荡,如同战场上的号角,激励着每一位将领。

    “吾皇万岁,吾皇万岁,吾皇万岁。”众将们齐声道,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皇太极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

    帐篷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每一位将领的眼中都闪烁着斗志和决心。他们知道,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而他们将跟随皇太极,为了女真的荣耀和胜利,勇往直前。

    皇太极大手一挥,下达了出发的命令。帐篷外,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整理装备,准备行军。战马嘶鸣,战旗飘扬,整个营地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气氛。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女真军即将踏上一条新的征途,目标北京。

    十一月十五日,天刚蒙蒙亮,皇太极的命令已经在女真军中迅速传达。三千精挑细选的女真兵,作为先锋部队,踏着晨露,前往通州。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观察渡口的情况,牵制通州的明军,为皇太极的大军争取时间和空间。

    皇太极本人则率领大军从三河县出发,旌旗蔽日,战马嘶鸣,女真兵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和勇猛。他们知道,即将面临的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

    先锋部队在通州附近捕获了一名汉人,这名汉人衣衫褴褛,面色苍白,显然在战乱中吃了不少苦头。女真士兵将他带到皇太极面前,皇太极用锐利的目光审视着他,询问有关明朝军队的消息。

    这名汉人虽然惊恐,但在皇太极的威严面前,他还是结结巴巴地报告了大同、宣府两个边镇总兵的军队都驻扎在顺义县城的消息。皇太极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立即派遣阿巴泰和岳托,率领二旗女真军和蒙古仆从军前往攻击该地区,兵力达到六万五千兵力。

    在顺义,明朝的满桂和侯世禄率领的军队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满桂身披重甲,手持偃月刀,他的眼坚毅,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女真军,他毫不畏惧,大声呼喊着鼓舞士兵的士气。侯世禄同样勇猛,他挥舞着战刀,身先士卒,冲杀在最前线。

    战斗打响了,满桂和侯世禄率领的明军与女真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双方士兵都在为生存而战,为荣耀而战。满桂和侯世禄身先士卒,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显得格外醒目,他们的勇猛激励着每一位士兵。

    在女真军的猛烈攻势下,满桂和侯世禄所率领的明军虽然英勇无畏,但兵力上的悬殊使得战局逐渐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女真士兵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海浪,不断冲击着明军的防线,每一次撞击都让明军的阵脚更为松动。

    战场上,满桂挥舞着手中的偃月刀,每一次挥动都带着破空之声,斩落敌军的兵器和盾牌。他的战马在战场上穿梭,马蹄下尘土飞扬,但他的眼坚定,不断鼓舞着周围的士兵。侯世禄则如同一尊铁塔,立于战场之中,左臂的伤痛似乎并未影响到他的战斗力,每一次挥刀都充满了力量。

    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明军的伤亡逐渐增加,女真军的包围圈也在逐渐缩小。满桂和侯世禄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断。他们知道,若再不撤退,恐怕整支军队都将被围歼于此。

    ";撤退!";满桂高声下令,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和悲壮。侯世禄也高举战刀,响应着满桂的命令,";兄弟们,随我撤!";

    明军士兵们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有序后撤,尽管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愤怒,但他们知道,只有活着离开,才能有朝一日再回来复仇。满桂和侯世禄断后,确保士兵们能够安全撤离。他们的战马在战场上来回奔驰,为撤退的士兵争取宝贵的时间。

    女真军见明军撤退,立即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追击。但满桂和侯世禄并未放弃抵抗,他们在撤退的同时,不断组织反击,用箭雨和火炮阻挡追兵的步伐。明军虽然撤退,但并未溃散,他们在将领的带领下,逐渐撤出了顺义,留下了一片狼藉的战场和无数女真军的尸体。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上,满桂和侯世禄带领着残部终于撤到了安全地带。他们虽然战败,但并未失去士气,反而在心中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他们相信,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保卫大明,保卫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这次撤退,只是暂时的,他们必将重整旗鼓,再次与女真军决一死战。

    满桂和侯世禄的军队,被迫撤退到北京。侯世禄带着重伤,忍受着剧痛,但他的眼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在十八日,他终于回到了北京,虽然战败,但他的英勇和坚韧,赢得了崇祯帝和百姓们的尊敬和敬仰。

    这场战斗,虽然明军战败,但满桂和侯世禄的英勇表现,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由于明军撤退得既远又快,女真军队虽然乘胜追击,但斩杀的明军并不算太多。然而,战后结算,女真军依然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一千多匹马和一百多只骆驼。这些战利品不仅补充了女真军队的物资,也进一步提振了士兵们的士气。

    顺义县城的知县,在女真军队的威压下,率领当地群众投降了皇太极。他们站在城门口,面色苍白,眼中充满了无奈和恐惧。皇太极坐在战马上,审视着投降的知县和群众,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这场战斗不仅削弱了明军的力量,也扩大了女真军队的领土和影响力。

    然而,在撤退的途中,侯世禄的宣府镇军队却出现了崩溃。士兵们失去了组织和纪律,开始四散逃命。他们在恐慌和混乱中,一路劫掠民间的村庄,抢夺粮食和财物,以求生存。

    乡民们惊恐地看着这些溃兵,他们纷纷逃到山林中躲避。乡民们在笼统地传报:“援兵在抢劫剽掠!”然而,在口口相传中,有人错误地将“援”误解成“袁”,于是传言变成了:“抢劫剽掠都是袁崇焕的军队!”这个错误的传言在民间迅速传播,引起了更大的恐慌和混乱。

    溃兵们不顾一切地劫掠,一直劫掠到北京城郊。如果没有顺义这场战斗拖延了皇太极的步伐,后果将不堪设想。北京城的守军和百姓,都在紧张地关注着战局的变化,准备迎接可能的攻击。

    这场战斗,虽然女真军队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了明军内部的问题和矛盾。皇太极在战后,必须面对如何处理这些投降的知县和群众,如何稳定新占领的地区,以及如何应对明军可能的反击。而明军则需要反思和整顿,找出失败的原因,重建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整个战局,如同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皇太极和袁崇焕,两位棋手,正在这盘棋局上斗智斗勇,争夺着最后的胜利。而这场战斗,只是这场棋局中的一个环节。

    还在十一月,初五日。

    北京,寒风凛冽,紫禁城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庄严而秘。这座古老的皇宫,见证了无数的朝代更迭和历史变迁,如今依旧巍然耸立,诉说着大明的辉煌与沧桑。

    平台,这个曾经是皇帝召见王公大臣、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如今再次成为了朝政活动的焦点。云台门隔开了外朝与内廷,云台东西两门向后延伸,这里不仅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更承载着政治与文化的重要分量。

    孙承宗,这位历经风霜的老臣,站在平台上,等待着皇帝的召见。他的身影在冬日的阳光下拉得老长,岁月虽然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但那双眼睛依旧透露出坚定与睿智。

    崇祯帝从乾清宫南下平台,步履匆匆,没有让孙承宗等候太久。这与往常让臣子多等候的规矩不同,显示出崇祯帝对孙承宗这位老臣的尊重与重视。

    ";皇上,老臣又见着大明的皇上,皇上是一位青年有为的皇上啊。";孙承宗跪伏于地,声音中带着激动与感慨。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崇祯帝的敬仰与期待,对大明未来的憧憬。

    崇祯帝看着跪在面前的孙承宗,语气温和而恭敬,";快快请起,您贵为先帝恩师,又曾做过辽东督师,现该唤你什么?";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孙承宗的敬意,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明君的胸襟与气度。

    孙承宗慢慢从地上站起来,他的动作虽然有些缓慢,但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稳健有力。他看着面前年轻的皇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崇祯帝的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以及简朴的穿着,都让孙承宗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

    ";皇上贵为天子,什么人在皇帝的面前都是渺小的,请皇上直呼老臣本名。";孙承宗严肃地说,他的态度中透露出对皇权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作为臣子的谦逊与忠诚。

    这一刻,平台上的气氛显得庄重而和谐。崇祯帝与孙承宗的对话,不仅是君臣之间的交流,更是两代人对大明未来的期望与承诺。

    紫禁城的平台之上,冬日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崇祯帝和孙承宗的身上。这里,曾是大明朝政的中心之一,如今再次成为了君臣商讨国是的场所。

    崇祯帝目光如炬,凝视着面前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臣。孙承宗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历经沙场的眼睛依旧锐利,透露出不屈的意志。

    ";当年你被奸臣魏忠贤陷害辞官,现在魏忠贤早已被朕除去,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朕复你原职兼任兵部尚书,去驻守京师以东唯一的屏障通州。";崇祯帝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孙承宗的信任和期望。

    孙承宗听到此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再次跪伏接旨,";老臣,领旨,势必精忠报国,万死不辞。";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意。

    崇祯帝见孙承宗一再下跪,心中有些不忍,连忙请他起来就坐说话。乾清宫的宫女们迅速端来凳子,置放在孙承宗身后。孙承宗等到崇祯帝落坐后,也缓缓坐下,两人的对话在平台上继续。

    ";如今关外贼军已经攻破遵化,或要打到北京城,孙承宗你如何看法?";崇祯帝问道,他的眼中透露出对当前形势的关切。

    孙承宗沉思片刻,然后娓娓道来,";皇上,容老臣慢慢谈起,那还是在天启六年,高第上任后,将关外两百里守兵全部撤回退守山海关。幸亏袁崇焕发现此命令的严重弊端,不撤兵,率领祖大寿和满桂死守宁远城,最后就取得了宁远大捷。";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袁崇焕的赞赏和对往昔战事的回忆。

    崇祯帝点头,";宁远大捷,朕知道这个事情,当初袁崇焕也全靠着你原来在辽东已经做好的军事准备,才得以击溃关外贼军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孙承宗过往功绩的认可。

    孙承宗继续说道,";高第,当时以宁远被围,关门兵只有五万来弹劾我,我就和户部报告说,高第到山海关时一共领了十一万七千人的军饷,现只要给五万人的军饷就可以了。接着高第被朝廷以妄言被治罪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愤慨。

    孙承宗的表情变得坚定,";当年我苦心经营辽东,很多人不理解,多的老臣也不想说了,老臣只说一句话,大明国土不管是关外还是关内,一寸都不能丢,每一寸国土都要好好的经营。而不是按当时和现下有些人说的那样,把关外的兵全部撤回到关内,这样能更好的防守,这样不是等于放弃关外广大的土地和百姓死活不顾吗?老臣誓死不从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守和对民族责任的担当。

    崇祯帝听着孙承宗的话,心中对他的敬意更甚,";孙承宗,慢慢说,朕今日就是想要听你说话。";他的声音温和,眼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这一刻,平台上的气氛庄重而温馨。君臣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紫禁城的钟声在寒风中回荡,仿佛在为这一刻的历史见证。

    平台之上,孙承宗的话语铿锵有力,他以丰富的经验和深沉的智慧,向崇祯帝阐述着边防的重要性。

    “如果真把明军全部撤回到山海关内,那样只会让关外的女真人更强大,既然女真人强大了,在关内防守起来不但更不容易,反而更受威胁。”孙承宗的声音在平台上回荡,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战略布局的深刻理解。

    他继续说道:“因为关外有城防备他们,他们要一座座的攻打,每一座城市和碉堡可以消耗他们,如果明军全部撤回了山海关内,贼军不但白获得大量的关外疆土城池可以用来经营,还只用攻打一个山海关就可以入关了,到底是哪一种方法更划算更成功呢?”孙承宗的分析逻辑严谨,每一个论点都建立在对战争局势的精准判断之上。

    “臣督师辽东四年,前后修复了九座城,四十五座堡垒,开疆扩土四百余里,屯田五千余顷,年收入十五万余两,为朝廷节省了开资,如果全部撤回关内,这些事物又去那里寻找和筹集,难道要挤压关内的百姓吗?”孙承宗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财政和百姓生活的关心。

    崇祯帝聆听着孙承宗的话,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和认同,“当然是保持女真人离京师越远越好呀,哪有弃关外回守关内的道理,孙承宗你当时做的没有错,也是今日朕再次召见复用你的用意。”

    孙承宗接着分析当前形势,“如今贼军远从蒙古来攻破了关隘,再攻下遵化,只因为皇上把蓟辽军权划分为关外和关内,关外的袁崇焕想要管而无权,管理关内的刘策有权无能,疏忽职守所至。”

    崇祯帝的面色凝重,他沉声道:“朕也没有想到,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皇太极竟然选择在这个时间和地方突破,是朕的过失,如今该如何是好?”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责和焦虑。

    孙承宗立刻安慰道:“皇上,莫急,如今北京以东四十里就是通州,再过去一百里就是蓟州,袁崇焕赶不及在遵化拦截皇太极,一定会在蓟州拦截住皇太极。皇上再抽调各地的明军进入京畿勤王。”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袁崇焕的信任和对当前战局的冷静应对。

    平台上的气氛紧张而严肃,君臣二人的对话,不仅是对过去决策的回顾,更是对未来战事的筹谋。孙承宗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为崇祯帝指明了应对之策,也为大明的安危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崇祯帝与孙承宗的对话,关乎着大明的生死存亡,每一个决策都显得尤为重要。

    ";朕已经在月初宣召天下明军前来勤王,各地明军都有动员,但是需要时间。现在离北京最近的兵力都已经靠拢过来,准备守护北京和京畿,抗击女真人。如果女真人兵临城下,该如何是好?";崇祯帝的眉头紧锁,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当前形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孙承宗沉思片刻,然后坚定地回答:";假如到了那一天,一定不能让守城的士兵忍饥受寒,准备好一切军备,皇上要亲自去犒劳明军兵士们,抓牢大明的人心。";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军事策略的深刻理解和对士兵的深切关怀。

    崇祯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孙承宗你说的太好了,通州你就不去了,就留在北京替朕总督内外军务,运筹帷幄,朕需要你这样精忠报国的人在身边啊。";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孙承宗的信任和依赖。

    ";老臣,遵旨。";孙承宗庄严地回答,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崇祯帝在宫女太监们的簇拥中,缓缓离开了平台,返回了乾清宫。孙承宗一直跪伏在地上,为皇帝送驾。直到听不见任何声响之后,他才缓缓站起身子,重重地呼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肩膀上又扛上了大明死生存亡的重担。

    孙承宗见过崇祯帝后,没有丝毫懈怠,立即召见了首辅韩爌,让他带兵去修筑关防。孙承宗自己亲自到北京各处巡防了几遍,六十六岁的他依然精力充沛,记牢了巨量的信息。回到自己的衙门后,孙承宗稍作歇息,准备继续为国家的安危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孙承宗的身上,崇祯帝看到了一位老臣对大明深沉的爱和对职责的坚守。

    第二天的晨光初现,孙承宗便早早地从床榻上起来,他的心中装着大明的安危,没有丝毫的懈怠。他知道,作为总督内外军务的重臣,他的责任重大,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走向。

    孙承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见首辅韩爌。在朝霞的映照下,孙承宗坐在书案之后,面容严肃,等待着韩爌的到来。当韩爌匆匆走进屋内,孙承宗便直截了当地询问起修筑关防的进展以及钱粮兵马的情况。韩爌作为首辅,深知崇祯帝的旨意重大,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详细地向孙承宗汇报了当前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听完韩爌的汇报,孙承宗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知道时间紧迫,不能有半点的放松。他立即下达了一系列的指令,要求韩爌加快进度,确保关防的修筑能够及时完成,同时也要保证兵马粮草的供应。

    中午时分,孙承宗没有休息,而是再次亲自前往全城各处巡防。他的身影出现在城墙之上,出现在军营之中,出现在百姓的眼前。他的眼锐利,检查着每一个可能存在疏忽的地方,确保没有任何的漏洞可以被敌人利用。

    孙承宗的心中始终铭记着长城被攻破的教训,他知道那是由于明军的疏忽大意和不尽职守所导致的。他不想让赵率教的悲剧再次发生,更不想让大明的江山社稷受到威胁。

    夜幕降临,孙承宗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他的身体虽然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坚定和决心。在睡下之前,他交代下人们,除非有重大的事情,否则不要打扰他的休息。他知道,只有保证充足的休息,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

    下人们恭敬地听取了孙承宗的吩咐,他们知道孙承宗肩上的重担,也理解他需要休息的重要性。整个府邸很快便陷入了宁静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巡逻士兵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孙承宗躺在床上,思绪万千,但他强迫自己放松下来,逐渐进入了梦乡。

    深夜的北京城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唯有紫禁城内依旧灯火通明。孙承宗在府邸中刚刚进入梦乡,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大明未来的忧虑和思考。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孙承宗被下人的呼唤惊醒。他迅速从床上坐起,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门外,一名宦官手持崇祯帝的圣旨,色急迫地等待着孙承宗的接见。

    孙承宗快步走到大厅,接过圣旨,烛光下,他看清了旨意——立即去守备通州。他的心中一沉,知道崇祯帝的担忧和急迫。女真人的威胁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而通州是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

    孙承宗没有犹豫,立即下令下人打点行装。他的动作迅速而有条不紊,每一件物品都经过精心挑选,以确保在通州能够迅速投入工作。他的心中虽然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忧虑,但更多的是对大明的忠诚和对职责的坚守。

    在府邸的庭院中,二十七名骑兵已经整装待发。他们的眼坚定,身披战甲,手持兵器,准备随孙承宗一同前往通州。宦官看着这支小小的队伍,不解地问孙承宗,为何只带这么少的人马。

    孙承宗的回答坚定而有力:“一兵一卒都不能多带,都要留下来保卫皇上,保卫大明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大明的忠诚和对局势的深刻理解。他知道,北京城的安危同样重要,不能因为通州的守备而削弱了京城的防御。

    宦官听后,对孙承宗的胸襟和气度感到极度佩服。他看到了这位老臣对大明的深沉爱意,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刻洞察。在这一刻,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孙承宗的忠诚和担当。

    孙承宗翻身上马,带领着二十七名骑兵,穿过东便门,直奔通州而去。马蹄声在夜空中回荡,如同战鼓擂动,激励着他们前进。虽然队伍人数不多,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勇气和决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在前往通州的路上,孙承宗的心中充满了思考。他知道,通州的守备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对大明忠诚和责任的考验。

    十一月十日的寒风凛冽,孙承宗马不停蹄地赶至通州,他的心中装着大明的安危,没有片刻的停歇。抵达通州后,孙承宗立即行动起来,召见了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这些忠诚而有能力的官员,共同商议如何固守通州这一关键之地。

    在通州的官署内,灯火通明,孙承宗与众官员围坐在一起,桌上铺开了地图,他们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移动,讨论着每一个可能的防御点和战略部署。孙承宗虽然年岁已高,但他的眼中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指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马世龙,这位曾受孙承宗提拔的猛将,也重新聚集到了孙承宗的麾下。袁崇焕和马世龙,都是在孙承宗的慧眼下得到重用,他们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崇祯二年,孙承宗已是六十六岁,袁崇焕只有四十五岁,马世龙才三十五岁,这三位将领的年龄层次分明,但都拥有着共同的目标——保卫大明。

    孙承宗深知,如果崇祯帝能够知人善用,那么大明的中兴就不愁没有将才。他相信,只要有合适的将领,大明就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新生。

    然而,孙承宗现在也难以完全摸透皇太极的真正目的。他思考着,如果皇太极的目标是蓟州,那么袁崇焕已于十日到达那里,做好了防御准备。孙承宗心中暗忖,如果后金兵真的选择死攻蓟州,那么在他们攻下城池之前,明朝的十几万援军就会抵达,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孙承宗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但也充满了决心。他知道,无论皇太极的目的是什么,他都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确保通州的防御固若金汤。他的眼中透露出坚毅的光芒,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大明,至死不渝。

    在通州的城墙上,士兵们在孙承宗的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加固着防御工事。他们搬运着石块,加固着城墙,检查着每一处可能的漏洞。在孙承宗的带领下,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夜幕降临,通州城内的灯火渐渐亮起,照亮了城墙上的士兵们。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坚定,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孙承宗在通州的日子充满了紧张与不安,他的思绪如同紧绷的弦,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机。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独自一人沉思,考虑着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如果皇太极趁明军现在守备真空的时机,在袁崇焕不察觉的情况下,绕道进攻北京呢?"; 这个念头在孙承宗的脑海中反复出现,让他无法安睡。他深知,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通州将成为北京最后的屏障,他必须坚守到底,哪怕是一兵一卒,也要尽忠报国、在所不惜。

    在提心吊胆中,时间一天天过去,而女真军的消息却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讯。孙承宗在通州坐立不安,心中的焦虑与日俱增。每当他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心中总会涌起各种不祥的预感:";难道是皇太极攻陷了蓟州了吗?难道袁崇焕输了吗?";

    这样的想法如同阴影一般,笼罩在孙承宗的心头,直到十一月十四日,情况终于有了转变。这一天,孙承宗终于接到了袁崇焕的飞鸽传书,得知女真军已经在四天前潜行绕道蓟州。

    孙承宗急忙打开字条,飞鸽传书上的字迹虽然潦草,但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击打在他的心上。";这下非同小可。"; 他心中暗自思忖,随即立刻行动起来。

    他一方面立刻要求袁崇焕带兵回援通州,并上疏朝廷,请求更多的支援;另一方面,他马上召见了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告诉他们后金兵的动向,要求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加强城防,以防不测。

    在孙承宗的召集下,通州城内的官员和将领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的表情严肃,动作迅速,每一个人都知道形势的严峻。城墙上,士兵们加紧巡逻,检查每一个角落;城门口,守卫们严格盘查,确保没有任何可疑之人能够混入城内。

    孙承宗亲自登上城墙,巡视每一个关键的防御点。他的目光锐利,审视着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任何疏忽。他的身影在城墙上显得格外坚定,给所有士兵和百姓带来了信心和力量。

    在孙承宗的带领下,通州城的每一个人都投入到了紧张的防御准备中。

    河西务。

    这个战火纷飞中的宁静之地,却因袁崇焕的军事洞察而变得紧张起来。袁崇焕,这位经验丰富的将领,通过情报探知皇太极并未攻打通州,而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这让他深信不疑,皇太极的目标已经转向了西北方向的顺义,乃至顺义南面的北京城。

    在袁崇焕的军帐中,灯火摇曳,映射出他沉思的面容。他知道,皇太极的改道不仅是战略上的调整,更是对时间的精打细算。皇太极不想在通州耗费宝贵的时间,一旦被拖住,后果将不堪设想。袁崇焕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明白,自己所部在通州东南,皇太极若要绕过他们,必定会选择北上。

    袁崇焕的心中有着自己的战略考量。他不想在通州与后女真军展开野战,因为在开阔地带,明军很可能处于不利地位。他更倾向于利用城防坚固的优势,像在辽东那样,坚守城池,与敌军进行决战。这样的战术,既能发挥明军的长处,又能最大限度地消耗敌军的力量。

    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开始调动兵力,准备应对可能的变故。

    十六日的清晨,河西务渡口旁,袁崇焕的军队在此扎营。营地中,士兵们忙碌着,准备着新的一天的行军和防御。然而,在这片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一件小事打破了平静——一名士兵擅自取走了民家的饼。袁崇焕得知后,立即下令将该士兵斩杀示众,以严明军纪,确保军队的纪律和对民众的尊重。

    在袁崇焕与辽军将领的会议中,意见分歧。一些将领认为运河渡口物资丰富,可以供应大军,建议先在通州集结队伍,再根据情况决定行动。但袁崇焕有着更深的考虑,他指出,如果女真军绕路逼近都城,北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民心动荡,这种动荡难以预料,唯有辽军先到达城下,背靠都城,稳定各方,才能控制局面。经过讨论,最终各将领被袁崇焕的深谋远虑所说服,决定前往京师。

    在辽军斥候前方探路时,遭遇了一群明军逃兵抢劫乡村。辽军侦察兵要求逃兵停止暴行,但逃兵不仅不听,反而拿起兵器攻击,导致五名斥候兵受伤。一名斥候兵迅速返回报告给袁崇焕,袁崇焕立即下令派兵追捕逃兵,最终成功擒获六人。

    十七日夜晚,袁崇焕率军已经抵达北京城左安门下,选择在城外的韦公寺庙扎营。他严令士兵不准骚扰民间,不得破坏民间财物,确保了军队的纪律和对京城百姓的尊重。在韦公寺庙前,袁崇焕亲自审判并斩杀了六名逃兵,以儆效尤。

    当时,袁崇焕的队伍属于急行军,第一批到达的只有九千关宁骑兵,步兵队伍则需要分批次前进,随地扎营休整,最终抵达都城汇合袁崇焕。由于长时间的急行军,士兵和战马都非常疲惫,袁崇焕请求入城休息,但崇祯皇帝出于对京城安全的考虑,拒绝了辽军入城的请求。

    十九日,辽军斥候发现了重要情报——女真军已经抵达城外郊野的高密店。这一发现让袁崇焕和辽军将领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是一场关乎京城安危的决战。袁崇焕立即召集将领,商讨对策,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在高密店的郊野上,女真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战马嘶鸣,士兵们摩拳擦掌,准备着攻城的最后准备。而在北京城内,崇祯皇帝和朝臣们也在紧张地商议着对策,京城的百姓们则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关注着战事的发展。整个京城,都被即将到来的大战所笼罩。

    崇祯帝的谕旨如同一道道紧急的号角,传遍了京城内外。他命令袁崇焕调度各镇援兵,相机进止,以应对日益逼近的女真人。在这场关乎京城安危的战斗中,崇祯帝的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京城内,气氛紧张而严肃。除了袁崇焕驻守蓟州外,昌平总兵尤世威、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等将领也纷纷响应勤王的号召,带领各自的部队前来支援。他们的到来,为京城的防御增添了一份力量。

    为了加强北京城防,崇祯帝下令在京的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都要带着自己的家丁到城墙上巡逻和守卫。这一举措,不仅调动了京城内部的力量,也显示了皇帝对保卫京城的决心。同时,太监们也被动员起来,参与到守城的行列中,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城墙上,与士兵们一同肩负起保卫京城的重任。

    明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在顺义战败后,没有气馁,而是率领残部退到了北京城北的德胜门外扎营。他们的部队虽然经历了战败,但士气并未完全丧失,他们在德胜门外重新整顿,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十一月二十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女真军终于兵临北京城下,他们的出现,让整个京城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女真军的旗帜在远处飘扬,战马嘶鸣,士兵们的目光坚定而冷酷,他们的到来,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在城墙上,守城的士兵们严阵以待,他们的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城下的女真军。在京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以及太监们也都各就各位,准备履行自己的守城职责。每一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是一场关乎生死、关乎京城命运的战斗。

    崇祯帝在紫禁城中,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他知道,京城的安危,大明的江山社稷,全都寄托在这场战斗上。崇祯帝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但也充满了坚定。他相信,只要君臣和百姓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击退女真人,保卫北京,乃至保卫大明朝。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