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十七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繁杂国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天色尚未破晓,灰蒙蒙的晨光中,紫禁城的轮廓在夜色与黎明的交织中显得格外静谧。更多小说 LTXSDZ.COM干清宫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崇祯帝的面容,他早早地从睡梦中醒来,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周皇后,身着淡雅的中衣,轻手轻脚地走进寝宫,她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眼中充满了对丈夫的关爱。她轻声唤醒了崇祯帝,然后开始了每日的梳洗仪式。宫女们鱼贯而入,捧来了温水、手巾和各种梳妆用品,动作轻盈而熟练。

    崇祯帝坐在铜镜前,周皇后亲自为他梳理发髻,她的手指灵巧地穿梭在发丝之间,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细致与爱护。宫女们在一旁辅助,递上发簪和玉冠,为皇帝穿戴整齐。崇祯帝的龙袍在烛光下熠熠生辉,金丝绣成的龙纹栩栩如生,彰显着帝王的威严。

    梳洗完毕,崇祯帝站起身来,周皇后为他披上外衣,细心地整理好每一条褶皱。她知道,今日的朝会将不同寻常,边疆的急报已经让她感到了一丝不安。但她的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给予崇祯帝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皇上,今日朝会,定要保重龙体。”周皇后轻声说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

    崇祯帝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朕自会小心,皇后也请注意休息。」

    随后,在宫女和太监的簇拥下,崇祯帝步出了寝宫,走向朝堂。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虽然心中对即将到来的朝会充满了忧虑,但他知道,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面对一切挑战,引领大明朝走向光明的未来。

    当崇祯帝的身影消失在寝宫的门外,周皇后依然静静地站在原地,她的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牵挂和对国家的祈祷。而此时,天色渐亮,紫禁城中的钟声开始回荡,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崇祯二年,正月十日的清晨,紫禁城中的气氛异常沉重。干清宫的朝堂之上,群臣面色凝重,窃窃私语,讨论着边疆传来的急报。固原兵变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京城的宁静,震动了整个朝野。

    崇祯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眼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深知,这场兵变不仅仅是边关士兵因缺饷而起的哗变,更是大明朝内忧外患交织的体现。兵变士兵已经攻占泾阳、富平,还捉拿了游击李英,这一系列行动,无疑是对朝廷权威的公然挑战。

    朝堂之下,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有的面露忧色,有的愤怒填膺。一些官员痛心疾首,对士兵们的叛变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而另一些则在思考对策,讨论如何迅速平息这场风波,恢复边疆的稳定。

    消息传来的那一刻,崇祯帝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他既感到愤怒,又感到无奈。他愤怒于士兵们的不忠,无奈于朝廷的困境。他知道,这场兵变的背后,是连年战乱、天灾人祸导致的民不聊生,是官员贪污腐败、克扣军饷积累的民怨。

    崇祯帝站起身,步下龙椅,缓缓走到朝堂中央。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臣工,声音低沉而有力:「朕深知,固原兵变非一日之寒,其根由复杂,涉及诸多弊端。然而,朕更知,大明朝的江山社稷,不能因一时之乱而动摇。朕意已决,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平息兵变,同时彻查此事,严惩贪污腐败,以正朝纲。」

    群臣闻言,纷纷跪拜,山呼万岁。他们感受到了皇帝的决心与担当,也看到了大明朝在这位年轻皇帝的带领下,有望渡过难关,迎来转机。

    崇祯帝随即下令,命兵部尚书立即组织精兵强将,前往泾阳、富平,平息兵变。同时,他下旨严查固原兵变的原因,要求户部彻查军饷发放情况,严惩克扣军饷的官员。此外,他还下令各地官员加强对农民起义的防范与镇压,以防局势进一步恶化。

    朝堂之上,群臣感受到了崇祯帝的决断与果敢。

    在辽东的袁崇焕,面对着一个错综复杂的局势,他不仅也要应对士兵的不满和欠饷问题,还要积极地进行军务整顿,以确保边防的稳固和有效抵御外敌的侵袭。

    在宁远的督师府内,袁崇焕的案头堆满了各种文书和地图。他经常工作到深夜,灯火通明,眉头紧锁,思索着如何更好地组织和指挥军队。他深知,只有精简高效的军队,才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袁崇焕提出了停推辽东巡抚和登莱巡抚的建议,这一举措旨在减少官僚体系中的冗余,提高指挥的效率。他主张将关内外的总兵数量从三四员减少到关内和关外两员前锋总兵,分别由赵率教和祖大寿这两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充任。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袁崇焕对他们的信任,也显示了他对军队改革的决心。

    何可纲作为袁崇焕的亲信,被任命为中军,居中坐镇宁远。他的职责是协调各部,确保军队的统一指挥和快速反应。袁崇焕倚重这三员将领,希望通过他们的能力和忠诚,来实现「五年复辽」的宏伟计划。

    为了进一步强化军队的战斗力,袁崇焕对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他淘汰了参将、游击、守备、中军、千总、把总等官近百员,这一举措虽然可能会引起一些不满,但袁崇焕坚信,只有精兵强将,才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在军事布局上,袁崇焕对各堡垒、驿站的布置进行了重新规划,以确保防线的严密和信息的畅通。他还特别敦促工部改进武器装备的质量,以及户部向沿边各镇订购战马,以满足「精兵、壮马、坚甲、利兵」的必要条件。

    在对外策略上,袁崇焕展现了他的外交手腕。他积极招抚插汉(察哈尔部)、哈剌慎(喀喇沁部)等蒙古部落,通过「抚赏」和救济,试图防止他们倒向女真人,争取他们成为明朝的外援。这一策略不仅能够削弱后金的力量,还能够为大明增加潜在的盟友。

    同时,袁崇焕也恢复了与皇太极的通信,保持了议和的可能性。他明白,在复杂的敌我关系中,灵活的外交策略往往能够为国家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和空间。

    袁崇焕的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杰出军事家的远见和智慧。他不仅要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更要在政治和外交上为大明朝赢得主动。在辽东的寒风中,袁崇焕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国家的信念。

    崇祯二年,正月二十一日,紫禁城内的气氛异常紧张。文华殿内,阁臣韩爌、李标、钱龙锡,以及吏部尚书王永光、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等重臣齐聚一堂,他们将面对一项重大任务——定魏忠贤逆案。

    崇祯帝端坐于御座之上,面色凝重,目光如炬。他深知魏忠贤一党对大明朝的危害,决心彻底清除这一毒瘤。他谕示阁臣,要严查魏忠贤党羽,一网打尽,以正朝纲。

    然而,韩爌等人心中有所顾虑,他们不愿树敌过多,仅提出定罪四五十人。崇祯帝对此表示不悦,他深知魏忠贤的党羽遍布朝野,若不彻底清算,必将后患无穷。他下令以「赞导」、「拥戴」、「颂美」、「谄附」等为目,将魏忠贤党人一一罗列其上,务求详尽无遗。01bz.cc

    后来韩爌等人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奏上了逆案。崇祯帝亲自审阅,他的目光锐利,一一审视每一项罪名,每一名罪犯。他的心中充满了决断和坚定,不容许任何罪恶逍遥法外。

    崔呈秀等人因「首逆同谋」罪被立斩,刘志选等人因「交结近侍」罪也被判处斩刑,秋后执行。魏广微等十一人与魏志德等三十五人,因「谄附拥戴」罪被判处充军,太监李实等人因「交结近侍又次等」罪同样被充军。

    顾秉谦等一百二十九人,因「交结近侍减等」罪被判处徒刑三年,赎为平民。黄立极等四十四人则被革职,闲居在家。这些判决,如同一道道利剑,直指魏忠贤一党的心脏,彻底清除了朝中的腐败分子。

    整个定罪过程中,朝堂内外充满了紧张与肃杀。文武百官见证了崇祯帝的决断与果敢,他们感受到了这位年轻皇帝的坚定与公正。这一事件,不仅是对魏忠贤一党的清算,更是对大明朝政治生态的一次深刻洗礼。

    崇祯二年,二月初八日,大明朝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变革。户科给事中刘懋上书朝廷,提出了一项节省开支的建议:「请裁驿站冗卒,岁可省金钱数十万。」这一建议直击当时驿站系统过于臃肿、耗费巨大的问题。崇祯帝对此表示赞赏,认为这是一项有益于国家财政的举措,于是下令裁减驿站卒。

    然而,这一决策虽然在短期内为国库节省了大量资金,却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当时,陕西地区正遭受着连年的灾荒,百姓生活困苦,加之赋税日增,官吏贪污腐败,使得民众的生活更加艰难。驿站的裁撤导致许多原本依靠驿站为生的游民失去了工作,他们无处可去,生活陷入绝境。

    山、陕地区的游民,原本希望能够通过成为驿卒来谋得一线生机,但在驿站被裁撤后,这一希望破灭了。他们面临着生存的压力,而官府对此却无动于衷。这些失业的驿卒,加上因灾荒而流离失所的饥民,以及因不满朝廷政策而逃亡的士兵,开始纷纷投向了起义军。

    起义军的队伍迅速壮大,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被逼无奈的普通百姓,他们渴望改变现状,寻求一条生存之路。他们拿起了武器,加入了反抗朝廷的队伍,希望能够通过斗争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陕西的田野上,曾经肥沃的土地如今荒芜一片,饥民们面黄肌瘦,眼中充满了绝望。他们聚集在一起,议论着朝廷的不公和生活的艰辛。失业的驿卒们在街头流浪,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失落和无助。而那些逃亡的士兵,带着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加入了起义的队伍。

    这些起义军在陕西的山岭间穿梭,他们点燃了反抗的火种,成为了大明朝内部动荡的一个缩影。他们的存在,不仅是对朝廷政策的抗议,更是对生存权利的争取。

    在朝堂上,崇祯帝召集了群臣,讨论对策。他下令严查陕西地区的赋税情况,惩处贪污腐败的官吏,同时开放官仓,赈济灾民,希望能够缓解民怨,稳定局势。然而,这一切措施是否能够及时奏效,平息民变,还是一个未知数。崇祯帝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大明朝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崇祯二年,二月十六日。紫禁城中,崇祯帝在朝会上宣读了一道严厉的上谕,旨在禁止私自阉割的行为。这道上谕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家庭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宫中服务,不惜违反禁令私自进行阉割的严重问题。

    上谕中提到,《会典》有明确规定,民间若有四五子的家庭,愿意将其中一个儿子报官阉割以供宫廷使用,必须由有司造册送部选拔。这是为了保证阉割的正规性和选拔的公正性。然而,近来民间有不少人为了一己私利,违反禁令私自阉割,这种行为不仅危险,也严重破坏了朝廷的秩序。

    崇祯帝在上谕中明确表示,从今以后,朝廷将不再收选私自阉割的孩子,并且将严格按照法律来惩处这种行为。他强调,任何敢于触犯此禁令的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对于十六岁以上的罪犯,将直接对其本人及实施阉割的人处以极刑;而对于十五岁以下的罪犯,则将罪责归咎于主使者和实施者。

    上谕中还特别提到,如果主使者是罪犯的嫡亲祖父、父亲,将依照故杀子孙的法律进行科断。但如果主使者是伯父、兄长、母舅或其他亲属,他们将与实施阉割的人一同受到严惩,绝不宽恕。

    此外,崇祯帝还警告说,如果有人强行阉割他人孩子并企图诬赖他人,一旦查明真相,将反坐其罪,朝廷也不会对此姑息。他要求这道上谕要布告中外,确保每个人都能明确知晓朝廷的立场和决心。

    宣读上谕时,朝堂上的群臣肃然起敬,他们感受到了崇祯帝对于维护法律和秩序的坚定态度。这道上谕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也是对民众的一种警示,提醒他们要遵守法律,不要因一时的贪欲而触犯禁令。

    在民间,这道上谕的发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私自阉割不仅危险,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极大的伤害。同时,这也体现了崇祯帝对于保护百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

    随着上谕的传播,私自阉割的行为逐渐减少,人们开始更加尊重法律,更加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崇祯二年,二月二十三日,紫禁城内举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京官考察。这是一次对朝廷官员进行全面审查的重要活动,旨在整顿官僚体系,清除不称职的官员,提升政府效能。

    清晨,随着朝霞映照在紫禁城的金瓦之上,文武百官陆续进入宫门,他们的脸上带着严肃和期待的情。考察开始前,官员们在朝堂上按照品级排列,气氛庄重而紧张。

    崇祯帝身着龙袍,头戴帝冠,端坐在御座之上。他的目光锐利,扫视着下方的官员,准备开始这场关乎官员命运的考察。随着一声令下,考察正式开始。

    考察官吏一丝不苟地对官员们的品行、能力、政绩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审查。他们根据官员的表现,严格区分出不同的情况:

    素行不谨,即平时行为不检点的官员,有一百人被冠带闲住,即被剥夺了官职,留在家中反省。

    泄露机密的官员有四十六人,被降一级并调往外地任职,以示惩戒。

    才力不及,即能力不足的官员有十七人,同样被降一级并调往外地,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年老体衰,无法继续担任官职的有十三人,被安排致仕,即退休。

    有疾病在身,无法履职的官员有八人,也被安排致仕。

    老疾,即年老且有疾病的官员有九人,同样被安排退休。

    贪酷,即贪污腐败且行为残暴的官员有八人,被革职,即被剥夺了官职。

    罢软无为,即软弱无能且无所作为的官员有三人,被冠带闲住。

    科道拾遗,即在科举考试中成绩不佳的官员有二十四人,需要重新考核。

    这次考察,是对京官队伍的一次大清洗。崇祯帝希望通过这次考察,能够清除那些不称职的官员,选拔出真正有能力、有德行的官员来担任朝廷的重要职务。

    考察结束后,朝堂上的气氛依然紧张。许多官员的命运在这一天发生了改变,有的官员因为被降职或革职而面露忧色,有的则因为安然无恙而松了一口气。而那些被冠带闲住或致仕的官员,心中则是五味杂陈,既有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

    崇祯帝在御座上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的心中既有对清除不正之风的坚定,也有对朝廷未来的期待。他知道,这次考察只是改革的开始,要想真正振兴大明朝,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随着考察结果的公布,京城内外的百姓们也对这次活动议论纷纷。许多人对崇祯帝的决策表示赞赏,认为这是一次正义的行动,有助于净化官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而那些被处理的官员的家属,则在私下里唉声叹气,为家人的未来感到担忧。

    崇祯二年,三月十八日。兵科给事中宋鸣梧在朝会上上疏,详细陈述了当时军饷问题的严重性。他的奏疏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大明朝军饷问题背后的深层矛盾,引起了崇祯帝和朝臣们的高度重视。

    宋鸣梧指出,遵化台军营的兵士们,南兵每月的军饷为一两五钱,而北军每月仅能得到一石米,折合银一两。新设立的营兵虽然也能得到一两五钱的折色银,但本色米只有五斗。有马的家丁每月能得到二两三钱五分,而无马的家丁则只有一两一钱。这种军饷分配的不公,使得北军士兵感到极大的不满。

    更糟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欠饷问题日益严重。士兵们长时间领不到应有的军饷,生活陷入困境,甚至绝望。这种绝望的情绪在军中蔓延,最终导致了士兵们的集体行动。他们开始离开营地,四处寻求军饷,甚至采取了极端的手段。

    二月初三日和初八日,遵化西门外聚集了大量东游兵和榆木岭、白羊峪的援兵。他们在遵化西门外伐木立寨,竖起了蟒旗,旗帜上大书「赤心报国,饥军设粮」八个大字,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军饷的渴望。当地民众看到这一幕,情绪激动,与士兵发生了冲突。士兵们愤怒不已,要求得到应有的军饷,并希望得到潘中军的回应。

    到了三月二十二日,经过一番努力,地方官员终于抚定了哗变的士兵。然而,这场哗变并非孤立事件,它反映了当时大明朝军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次日,巡抚顺天右都御史王应豸因牟饷激变被逮捕,最终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震动了整个朝廷,也引起了崇祯帝的深思。

    崇祯帝在紫禁城中,面对着宋鸣梧的奏疏,心中充满了忧虑和焦虑。他深知,军饷问题不仅关系到士兵的生活,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边疆的安全。他下令严查各地军饷发放情况,惩处贪污腐败的官员,并下令各地官员必须按时足额发放军饷,确保士兵们的基本生活。

    同时,崇祯帝也意识到,仅仅依靠严惩和命令是不够的。他需要从根本上改革军饷制度,确保军饷的公平合理分配。他召集了朝中的重臣,讨论如何改进军饷制度,如何更好地保障士兵的利益。

    崇祯二年,三月间。大明朝的西北边陲风云突变。朝廷任命左副都御史杨鹤为总督,负责三边的军事和政务。杨鹤,字修龄,出身于湖南常德的武陵,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官员。他曾因得罪权势滔天的魏忠贤而被免职,但在崇祯帝即位后,得以复官,并被提拔为左副都御史。

    杨鹤的任命,正值关中地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朝廷急需一位有能力、有经验的官员来稳定局势。杨鹤因其在朝中的声望和过往的政绩,被选为这一重要职位。他被拜为兵部尚书,总督讨伐农民军,肩负起了平定叛乱、恢复地方秩序的重任。

    在杨鹤到任之前,商洛道参政刘应遇已经先发制人,击斩了起义军领袖王二于白水,并追击至汉南,斩杀了另一位起义军领袖王大梁。督粮道参议洪承畴也已成功击破了王左桂,使得起义军遭受了重大打击,许多义军成员被诛灭。

    然而,尽管前任官员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农民起义的火种并未被彻底扑灭。起义军在经历了初期的挫败后,反而变得更加激进和顽强。杨鹤到任后,面临的是一个日益复杂的局势和不断增长的起义军力量。

    杨鹤到任后,迅速投入了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工作。他督军不利,面对起义军的灵活机动和民众的支持,官军的行动屡屡受挫。起义军不仅在军事上给官军造成了压力,更在心理和政治上对朝廷构成了挑战。

    起义军的日益增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连年的灾荒、沉重的赋税和官吏的腐败,使得民众生活困苦,怨声载道。起义军的口号和行动,触动了民众的共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起义的行列中。

    面对这一局面,杨鹤深知单靠武力镇压是不够的。他开始尝试采取更为灵活和人性化的策略,希望通过改善民生、减轻赋税和严惩腐败来赢得民心,从根本上削弱起义军的力量。

    他下令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严惩贪污腐败,确保政策的落实。同时,他还推动地方官员与民众进行沟通和协商,解决民众的实际困难,缓和社会矛盾。

    然而,尽管杨鹤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局势依然严峻。起义军的规模不断扩大,行动越来越大胆。杨鹤的军队在多次交战中屡屡受挫,士气低落。他意识到,要想彻底平息这场起义,不仅需要军事上的胜利,更需要政治和社会上的全面改革。

    在紫禁城中,崇祯帝和朝臣们密切关注着三边的局势。他们对杨鹤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尽快稳定局势,恢复地方秩序。然而,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朝廷的忧虑也在增加。

    崇祯帝在朝会上多次询问杨鹤的进展,并对他表示了支持和信任。他深知,这场起义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他下令各地官员加强配合,确保杨鹤能够得到充足的支持和资源。

    崇祯二年,四月初九日,陕西的夜空被战云笼罩。义军领袖王佐桂率领着起义军,向耀州(今陕西耀县)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耀州城下,火光冲天,杀声震耳欲聋,起义军的攻势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

    与此同时,洪承畴作为督粮道参议,迅速做出反应。他集结了官兵和乡勇共万余人,分成十二营,形成了强大的防线和攻势。洪承畴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大明朝在陕西地区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云阳(陕西泾阳),洪承畴的军队将王佐桂的部队围得水泄不通。云阳城内,王佐桂的起义军虽然人数众多,但面对官兵的重重包围,形势岌岌可危。洪承畴的军队在城外安营扎寨,准备一举歼灭起义军。

    然而,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天色突变,夜幕中突然雷声轰鸣,暴雨如注。雷雨交加的夜晚,为王佐桂提供了一个突围的良机。起义军趁着夜色和雷雨的掩护,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

    起义军在王佐桂的指挥下,勇猛地冲向官兵的包围圈。雷雨声掩盖了他们的行动声,闪电的光芒为他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官兵们在突如其来的暴雨中措手不及,起义军趁机突破了重围。

    突围成功后,王佐桂不敢有丝毫停留,他率领着残部急速撤离。他们穿越了淳化,进入了道岭。道岭地势险要,是逃亡的理想之地。在这里,起义军可以暂时避开官兵的追击,获得喘息和重整旗鼓的机会。

    而对于洪承畴来说,这次围剿的失败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在反思中意识到,要想彻底平息起义,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更需要深入理解民心,解决引发起义的根本问题。

    崇祯帝在紫禁城中得知了这次战斗的结果,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陕西的起义军已经成为了大明朝的一大隐患,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局势,恢复国家的安定。

    崇祯二年,四月二十六日,朝堂上的气氛异常沉重。这一天,马懋才上奏,将他家乡延安府的惨状呈现在崇祯帝和群臣面前,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击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马懋才奏称,去年延安府全年无雨,草木枯焦,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灾降临在这片土地上。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们开始争抢山间的蓬草为食。当蓬草也被采集殆尽,饥民们只得剥树皮为食。随着树皮也被剥光,他们甚至开始掘取山中的石块来充饥。这些石块性冷味腥,虽能暂时充饥,但不久便会使人腹胀下坠,最终导致死亡。

    饥荒之下,一些百姓选择了相聚成为「盗」,他们宁愿选择反抗而死,也不愿坐以待毙。更有甚者,烧人骨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这些食人者不久后也会因为燥热而面目赤肿,最终死去。死亡的人数众多,尸体遍布,臭气薰天,安塞县城外不得不掘坑以埋葬数以百计的死者,但仍有许多尸体无法及时掩埋。

    马懋才的奏章中,小县的惨状已经如此,大县的情况可想而知。一处如此,其他地方的情况也难以乐观。百姓在这种绝望中,不得不相互牵连,走上了成为「盗」的道路。而庆阳、延安以北的地区,饥荒的情况更为严重。

    起义虽然遭受了重创,首领王二、王大梁虽先后牺牲,但新的起义者却日益增多。四月初八日,起义军七千余人攻打三水,游击高从龙战败身亡,官兵伤亡者达二千余人。这一战事再次证明了起义军的顽强和官军的脆弱。

    在紫禁城中,崇祯帝听着马懋才的奏报,面色凝重。他深知,这场灾荒和起义的蔓延,已经对大明朝的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崇祯二年,四月的朝堂上,云南道御史毛羽健的一道题本,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毛羽健在题本中直指袁崇焕的”五年复辽”计划,怀疑这不过是袁崇焕在崇祯帝的追问下,仓促间给出的答复。他认为,这一计划缺乏深思熟虑,可能只是一时的安慰之言。

    毛羽健在题本中提出了五点质疑,包括方略、兵制、粮运、局势和善后,要求袁崇焕对这些关键问题给出明确的答复。他的质疑直截了当,不留情面,显示出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切和对袁崇焕计划的严肃审视。

    毛羽健质疑袁崇焕的复辽方略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有详细的战略规划。他询问袁崇焕对兵制的改革有何打算,如何确保军队的战斗力。对于粮草的运输和供应,毛羽健要求知道袁崇焕如何解决远征军的后勤问题。他关心当前辽东的局势,以及袁崇焕对敌我双方实力的评估。毛羽健还问及战后的安排,如何稳定边疆,恢复生产,安置流民等。

    袁崇焕接到兵部转发的毛羽健题本后,没有回避,而是在五月初六日逐条进行了详细的回答。他的答复既有战略层面的宏观规划,也有具体执行的细节考量,显示出他对复辽计划的深思熟虑和坚定决心。

    袁崇焕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思路,包括筑城、练兵、明法度等,强调每一步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他提出了改革兵制的方案,包括选拔精兵、加强训练、改善待遇等,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对于粮草问题,袁崇焕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改善运输线路、储备粮食、就地屯田等,确保军队供给。他详细分析了辽东的局势,对敌我双方的实力进行了客观评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袁崇焕也考虑到了战后的问题,包括恢复生产、安置流民、稳定边疆等,显示出他的远见和责任感。

    在答复的最后,袁崇焕再次向崇祯帝保证,他决不是”空言恢复”,而是有着明确计划和坚定决心的。他承诺,自己将全力以赴,不辜负皇上的信任和期望,誓要实现复辽的大业。

    崇祯帝在接到袁崇焕的答复后,对袁崇焕的认真态度和详细规划表示满意。他认识到,复辽非一日之功,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需要像袁崇焕这样有才能、有决心的将领。崇祯帝对袁崇焕表示了支持,鼓励他按照计划行事,同时要求朝中其他官员给予配合和支持。

    这次质疑和答复,不仅是对袁崇焕个人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大明朝复辽计划的一次审视。它体现了朝中官员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政策执行的关注,也展现了崇祯帝和袁崇焕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崇祯二年,五月。天空中上演了一场天文观——日食。然而,由于当时使用的旧历法在推算日食时间上出现了误差,导致预测失准。这一失误让崇祯帝感到不满,他考虑要追究钦天监台官的责任。

    在朝堂上,礼部尚书徐光启站了出来,他上言崇祯帝,指出台官们使用的历法是基于古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方法,而在元代,这种方法也曾出现过日食当食不食的情况。徐光启认为,这并不是台官的过错,而是历法本身需要改进。他建议崇祯帝应该及时修订历法,并提出参用西方的天文学方法。

    徐光启的建议得到了崇祯帝的认同。崇祯帝意识到,为了提高历法的准确性,需要吸收和融合西方的天文学成果。于是,他下诏让外国传教士龙华民等人参与编修新的历法,而徐光启则被任命为监督,负责整个修订工作的进行。

    这一决策标志着西方天文学方法开始在大明朝得到应用。龙华民等人带来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西方天文学知识和技术,与明朝传统天文学相结合,开始了新历法的编修工作。

    徐光启作为监督,不仅要确保新历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要协调明朝和西方天文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他本人也是一位博学的科学家,对天文、数学、农业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编修新历法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涉及到大量的观测、计算和验证工作。在徐光启的监督下,明朝和西方天文学家们密切合作,对天文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逐步完善新的历法。

    崇祯帝的这一决策,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君主的远见和开明。他没有因为一次预测失误而简单地归咎于台官,而是选择了改革和进步,推动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