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神话: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黑神话:大唐 第677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道玄并不生气,他只是轻叹一声,眼中露出一丝萧然。『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其实这个场景,他不是没有料到。

    当年太宗去世,李治登基时,李道玄就隐隐有预感,他的威望实在太高,后继的李唐天子,明面上尊敬他,实际上心中不知道会如何去想。

    像太宗那样能信任他,甚至视为知己的明君,实在是太少了。

    因此他甚至都没有出席李治的登基大典,大婚之时也没有邀请李治,就是为了慢慢撇清和李唐皇室的关系,好让后来的君王放心。

    但事实证明,不管他如何去做,都无法完全打消帝王心中的猜忌。

    树大招风,木秀于林。

    “没有李唐皇室,我只是一个道士。”

    李道玄声音平静,继续道:“有了李唐皇室,我依旧只是一个道士。”

    王朝烟雨,千年一瞬,在漫长的求道之路上,一个帝国的兴盛与毁灭,又算得上什么呢?

    不过是旅途中的一小段风景罢了。

    他只是驻足一观,却不会久久停留。

    “李治,你最大的错误,不是误会我,而是被妖道所迷却不自知,不仅害死苍生无数,还即将倾覆李唐江山,将我华夏之地,让与番邦之手。”

    听到这话,李治不禁一愣,下意识反驳道:“这不可能,你在信口开河!”

    “如果贫道所言是假,那么你所倚重的那个明崇俨,为何还不现身救你?”

    李治心中一震,一时竟无法反驳。

    其实之前他也在怪,在自己变成旱魃苏醒的时候,为什么明崇俨没有出现?

    明崇俨的修为深不可测,又有天、地、人三书上的通妙法,他若是在这里,两人合力,未必不能对抗李道玄。

    可是战至此刻,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明崇俨却仿佛消失了一般。

    李道玄摇了摇头,道:“你对武如意说,明崇俨是你的人,这话未免说得太早了。”

    说着他拂袖一挥,似流云轻舒,没有一丝烟火气。

    众人朝天上望去,只见在这一袖之下,那些尸气纷纷散去,如冰雪消融,这还不算完,天上的群星和明月也被其拂袖扫去,只留下一片干干净净的夜空。

    就好像以苍穹为画纸,擦去水墨,只剩留白。

    但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楚,四周并未陷入黑暗。

    “李治,你自己好好看看吧。”

    李道玄的话音落下,便见夜幕之中开始浮现出画面,分成东西两界,东边是大唐山水,西边是吐蕃高原。更多小说 LTXSFB.cOm

    大唐之中,一座高塔耸立,有天龙环绕,威武雄壮。

    可惜的是那天龙被无数铁链锁着,最上面还有着金凤镇压,显得萎靡不堪。

    正是万象宫。

    而在吐蕃高原上,有着一座辉煌壮阔的寺庙,金顶白墙,气象不凡,如深谷般汇聚了整个吐蕃的国运,化而为蟒,窥视东方。

    两座建筑,就犹如太极图的黑白两极,隐隐对立。

    随着吐蕃大军连连得胜,那条气运巨蟒也不断向东挪移,最终发现了那条象征着李唐国运的天龙。

    大唐乃是天朝上国,地大物博,国力强盛,其气运天龙亦是威武雄壮,足以轻易咬死那条巨蟒,但可惜的是,天龙被铁链缠身,又被金凤撕咬,早已虚弱不堪,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巨蟒吞噬。

    番蟒吞天龙!

    于是这张太极图渐渐被染成了黑色,大唐的国运不断流向吐蕃,让那只蟒蛇不断壮大,甚至生出了龙角,长出了龙鳞。

    “这……这……”

    李治已经看呆了,如遭雷击。

    “明崇俨……是吐蕃的人?”

    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明崇俨要这么做。

    当年他也派人多次查过,确认明崇俨是汉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华夏土地,和异邦没有任何联系。

    更何况吐蕃能给他的,大唐只会给得更多,他为何要助吐蕃?

    “他是谁的人贫道并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此人早就对大唐包藏祸心,蓄谋已久。”

    李道玄在第一次入大明宫时便发现了那万象塔中的秘密。

    明崇俨的手段很高,但依旧瞒不过他的天眼,他不仅看到了正在变为旱魃的李治,也看出了这座万象宫,本质上是一座惊世大阵的阵眼。

    另一座阵眼在万里之外的吐蕃,名为大昭寺,是文成公主入藏时所修,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在这些年的修缮之后,已被悄然改造成了一个阵眼。

    以大唐、吐蕃两国的国运为阵眼,横跨亿万里山河,耗费几十年光阴,如此惊人的手笔,让刚入宫时的李道玄都感慨好手段,并称太宗又欠了他一份大人情。

    遗憾的是,他发现的时候,刚好晚了一步,天龙已被吞下,此刻的景象,不过是一次重现。

    人书画皮削骨,地书驱使鬼,想来那天书中记载的,便是这翻云覆雨,拨弄乾坤风云的惊世大阵了。

    李治怔怔地望着那正在被吞噬的天龙,心中突然一痛,莫名悲怆,这是李唐皇室血脉的感同身受,做不了假。

    “国师……气运被吞噬……会怎样?”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李道玄摇摇头,道:“马上你就知道了。”

    没等多久,马蹄声响起,一道声音高呼。

    “战报!”

    “八百里加急!”

    片刻后,武则天命人取来了那份战报,刚一打开便瞳孔一震。

    她不敢耽误,对着李道玄念道:“七月十四,亥时,钦陵率数万番兵再袭边境,大将军薛仁贵早有准备,率军迎战,但……”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

    “天降陨石,落于我军,唐兵死伤无数,阵型溃散,被钦陵趁势击败,大将军薛仁贵失踪……下落不明!”

    李治浑身一震,整个人颓然地跪在那里,仿佛一下子被抽去了脊梁。

    ……

    第92章 天子剑下斩天子,白衣如佛亦如魔

    气运之说并非虚妄,在历史中就曾发生过真实的案例。

    昆阳之战时,光武帝刘秀被王莽困在昆阳城,王莽兵力四十三万,而刘秀只有他的零头,三万。

    眼看着手下的将士纷纷陷入绝望,就连刘秀自己也觉得要完了,这时天空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而后天降陨石,砸在王莽的数十万大军中。

    一时间人仰马翻,王莽的大军人心惶惶,仓惶逃窜,而刘秀则趁势追击,杀敌无数,上演了一出以少胜多的话。

    如今明崇俨设下大阵,使番蟒吞天龙,天下气运入吐蕃,唐军与之交战,便犹如当年之王莽。

    苍天助番不助唐!

    就连一代名将薛仁贵也因此受了连累。

    在原本的历史中,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从此被贬为庶民,直到六十八岁时才被启用,留下了脱帽退万敌的传说,就此落幕。

    不过在如今的大唐,因为李道玄的原因,薛仁贵早早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太宗去世后,更是成为了武将之首,再加上宸王的暗中支持,并未上演因猪队友而导致的大非川惨败。

    他戍守边疆,以七十八岁高龄多次和吐蕃战钦陵交锋,双方互有胜负。

    但这一次,薛仁贵明显是被坑了,他预料到了钦陵会率军突袭,却没有想到会天降陨石,以至于大军溃败,自己也下落不明。

    李道玄垂眸望向李治,淡淡道:“你现在明白了?”

    李治颓然跪在地上,良久,他朝着昭陵的方向重重叩首,声音悲痛。

    “父皇,孩儿不孝,没有守好李唐江山,更愧对我华夏列祖列宗!”

    他虽然不知民间疾苦,但也绝非庸才。

    历史中,高宗李治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永徽之治开创了大唐最大版图,攻克了杨广和李世民都没能拿下的高句丽,灭了西突厥,疆域一度扩大到后世的阿富汗和伊朗边界。

    文治上也可圈可点,发扬科举,提拔寒门,打压门阀,使权力进一步收归中央,提拔了一大批名臣良将。

    著名的大将刘仁轨,就是受到李治的赏识才能在百济立下不世之功,更是在白江口海战中打得倭人绝望崩溃,八百年不敢觊觎中原大地。

    要知道,李治本人还常年和疾病搏斗,动不动就半身瘫痪,卧床不起。

    在这样的状态下,还能把控大权,做出一番功绩,实属不易。

    他的名声之所以不好,主要是因为两个人,一个是李世民,老子太牛了,光芒耀眼,一个是武则天,女人篡国,主要原因便是他的纵容。

    李治胸中亦有豪情壮志,帝王抱负,因此当他得知大唐社稷将要断送在自己手中,还是被小小的番邦夺走时,自然万念俱灰,愧痛不已。

    “身为大唐天子,却因一己私欲而使国家陷于危难,让番邦铁骑踏碎华夏河山,蹂躏中原百姓,李治,此为你第三罪。”

    李道玄负手而立,问道:“此三罪,当如何处置?”

    他望向四周,所有人都避开了他的视线,就连武则天都微微垂眸,场中万马齐喑,默然不语。

    没有一个人敢答话。

    那可是大唐天子,天子纵然犯法,又岂能真与庶民同罪?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响起。

    “天子叛国,其罪当斩!”

    众人纷纷一震,因为说出这句振聋发聩之言的,竟然是李治自己。

    此刻他的身上似乎发生了某种变化,脊背挺拔,怔怔地望着昭陵的方向,眼中露出一丝决然。

    “国师,朕死不足惜,甘愿受诛,但请国师看在天下百姓和先帝的情面上,在朕死后,救一救大唐!”

    他声音铿锵,坚定有力,朝着李道玄深深一拜。

    在亡国的刺激下,李治终于清醒了过来,身为李唐后人,华夏帝王,总有些事情,比生死更加重要。

    李道玄感叹道:“好,不愧是太宗的血脉,敢作敢当,倒也算是没有失了气节。”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