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372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富春吃的心满意足,随后又正色道:“天佑我江国,让我们获得了如此厉害的农作物。01bz.cc微臣建议,趁着春日到来,正是耕种的季节,大肆推广此六种农作物的种植。”

    首辅徐亨赞同道:“臣赞同富大人的提议。臣等此次来京师,还带来了一批新型蒸汽农具,用于帮助百姓开垦粮田。若是百姓对新型农作物不信任,不肯种植,臣建议,开垦荒地,栽种五亩土豆、或玉米、红薯,可以免去一亩地的小麦粮税。并且在蒸汽农具、农药、化肥等方面,给百姓提供便利,鼓励百姓种植新型农作物。”

    有这么多高产农作物,百姓们必定不会再饿肚子了!

    看着朝堂上振奋的百官,陈庚年笑道:“好,那就依首辅、次辅所言。明日,朕亲自出城,和百姓一起种植!”

    新型农作物推广,肯定需要给百姓一些信心。

    没有什么比皇帝陛下亲自下田,更能激奋人心了。

    “陈等叩谢陛下!”

    百官齐齐叩拜,眼中带着期盼。

    有了这些新型农作物,他们江国,一定能迅速发展起来的!

    -

    “听说了吗,陛下要推广新型农作物,听说这些农作物都十分高产!”

    “对对,我也听说了,江县就是靠着种植那些农作物,才变得富裕起来。”

    “陛下还说,种植五亩新型农作物,就能减免一亩地的粮税呢!”

    “现在小麦还在地里,没有成熟,陛下推广新型农作物,还放宽了开垦荒地的政策。谁家想要开荒,只要上报,就能开垦。”

    “可是我家已经有十亩田了,再开垦,实在忙活不过来。”

    “对对,开垦荒地实在太累,开垦出来的地,还不够肥,不出粮食。”

    第二天。

    陛下准备推广新型农作物,开放开垦权限的消息,在京师流传的沸沸扬扬。

    一开始,人们还是很心动的。

    因为那些可是迹江县的农作物啊!

    可一听说,此次的农作物,基本都是要春天种植,还得开垦荒地,大家就有些犯怵。

    不是人们不愿意下苦力,是下了苦力,反而得不到肥沃的土地啊。

    直到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传来——

    “快,赶紧出城,去京师城外沛县小河村!!陛下亲自去了那里,带着朝堂的老大人们,给小河村的人示范新型农作物种植和开荒!我的亲娘嘞,陛下还发明出了一种叫做蒸汽拖拉机的东西,是用铁做的,装着好大的轮子,自己会动,还会自己耕地!据说一个时辰可以耕地二十亩,一边耕地还可以一边下化肥,把土地变肥沃,都不用人出力,以后种地就跟玩儿一样的简单!”

    凡是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都震惊惘然的瞪大眼。『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什么是蒸汽拖拉机?自己可以耕地?一个时辰耕二十亩?还能把土地变肥沃?不用人出力?

    老天爷啊,听着怎么跟瞎编似的!

    可虽然嘴上说着不信,无数百姓还是忍不住朝着城外跑去。

    蒸汽机带来的迹变革,开始从工业领域,朝着农业领域推进,让百姓们最直观的感受到新时代的变迁。

    种地,再也不会是一件辛苦劳累、最后却颗粒无收的绝望之事。

    器械化种植、收割,即将改变这个时代所有农民的认知,让耕田劳作不仅可以换来更高的回报,还会变得轻松、简单。

    第59章 59

    ◎蒸汽拖拉机开往全国各地,陈庚年号令天下!◎

    陈庚年入驻京师后, 先裁掉一半的士兵,放十五万青壮劳动力归家。

    再加上他曾经是‘江县的县太爷’,所以短时间内, 皇帝陛下便在百姓群体当中有了十分高的威望。

    但,十五万士兵归家,百姓们经过短暂的亲人团聚喜悦后,又开始发愁。

    因为家里粮食不够,钱不够, 如今的京师被战争磋磨消耗,早就不如以前繁华,想要找个糊口的营生,实在太难了。

    家在京师城外,沛县小河村的贾庆一家, 最近就在发愁。

    破落的农家小院里, 用泥瓦垒的土砖墙斑驳陈旧。

    贾庆的爹娘,正在院子里搓麻线, 而刚刚退伍回来的贾庆, 则是默不作声的在帮忙浸泡苎麻。

    这是他们家现在唯一的额外经济收入来源。

    去年冬天雪大,按道理来说地里的小麦应该长势不错,可他们这边土地不够肥,收成一直不太理想。

    当时祁王不仅强行征兵, 还多次征收税粮, 贾家的粮库基本被掏空了。

    老两口本来还能凑活过,日子勉强能撑到夏收。

    但, 儿子回来了。

    这肯定是好事, 因为一家人可以团聚, 更不用担心儿子随时会死在战场上。

    可家里突然多了一张嘴, 还是个大小伙子,这日子实在难熬啊。

    “陛下是个好人啊,把你们这些当兵的都放回家,我跟你娘好歹不用再担心你哪天就死在战场上了。”

    老爹年纪大了,眯着眼睛搓麻,一双手上满是被岁月侵蚀的痕迹。

    他看向默不作声的儿子,宽慰道:“你也别太难受,下午再出去转转,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一身力气,到哪儿吃不上一口饭。”

    贾庆‘哎’了一声。

    他没告诉老爹的是,十五万士兵归家,导致京师最近劳动力暴增。像是他这种‘有力气的大小伙子’,遍地都是,但凡哪里要人,几十个劳动力一拥而上去抢活儿干。

    这便导致老板们把工钱压得极低。

    一天累死累活干下来,可能也就勉强够吃顿饭,就这都还得靠抢,才能找到活儿。

    日子好像越来越难了。

    贾庆忙活着浸泡苎麻,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渍,抬头看天。

    天上的太阳很大,明明才三月份,不知道为何已经开始带着热劲儿了。

    不仅日子在变难,天气也越来越古怪。

    初春的时候,都这么热,今年该不会又要大旱吧。

    贾庆眼睛里浮现出一抹浓重的焦虑,若是大旱,他家地里粮食欠收,那这日子就真活不下去了。

    他不知道,小冰河时期已经到来,这个夏天非但不会大旱,反而会变得很寒冷。再过几年,甚至会出现夏天也能冻死人的可怕情况。

    现在变热,是因为天灾到来之前的各种气候不正常紊乱导致的。

    “贾叔,婶子,小庆,赶紧来村口!”

    正当贾家三口人都沉默着,各自对未来忧虑的时候,一个同村的男人激动的在外面嚷嚷道:“陛下来了,陛下来咱们小河村了!说是推广一种新型的耕地机器,还有新的农作物种子可以种植!”

    陛下来小河村了?

    听到这话,贾家三口人都很震惊,又觉得难以置信。

    可村子里的人陆续得到消息,大家都激动的往村口跑。

    “爹,娘,咱们赶紧也去看看。”

    贾庆搀扶着爹娘往外走,情振奋。作为曾经祁国的士兵,他当时可是亲眼见证了江国的阅兵大典。

    那场阅兵,给贾庆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因此他对于江国的陛下,十分尊崇。

    贾家二老腿脚不好,贾庆搀扶着爹娘来到村口的时候,小河村的村民已经挤满了这里。

    不仅小河村,还有周围隔壁村子里的百姓来看热闹。

    陈庚年也刚到没多久。

    徐亨、富春作陪,还有百官浩浩荡荡跟随,他们这群人,阵仗不小。

    但哪怕百姓们对陛下再如何好,此刻有一个‘大家伙’,比陛下都抢风头。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的瞥向那个大家伙,眼睛里满是震撼。

    拖拉机。

    这玩意儿在陈庚年那个时代的农村很常见,但在这个年代,对于百姓们来说绝对是‘跨时代’的东西。

    什么蒸汽机,内燃机,都不如一台高四米多,长将近十米,有两个宽大纯钢铁打造的后轮,和两个相对小一些的前轮组成的,钢铁拖拉机来的震撼。

    至于为什么把拖拉机做这么大?

    当然是因为蒸汽拖拉机,要带着一个燃煤箱,和一个蒸汽锅炉,不然哪里来的动力呢?

    这台堪称‘炫酷’的拖拉机,别说百姓们瞧了震撼,就连富春第一眼瞧见的时候,都被吓了一跳。

    他去年冬天一直待在凉州,还不知道皇帝陛下在金州发明了蒸汽机,机器已经能自己炼钢、耕田了。

    “陛下!”

    “参见陛下,参见陛下!”

    小河村,以及其余村子的百姓们,先是被拖拉机震撼,随后等回过来,纷纷下跪给陈庚年行礼。

    “乡亲们,大家快起来。”

    陈庚年示意众人起身,随后指向村口一处田地旁边的荒地,问小河村的村长:“村长,这处田地是谁家的?”

    年迈的村长生平头一次见到皇帝,激动的脸色发红。

    听见皇帝问话,眯着眼打量一番,随后道:“启禀陛下,是贾三家的地,贾三呢,贾三来了没!”

    贾三,便是贾庆的爹。

    “来了,来了!”

    贾三在人群里回应,众人赶紧给他让出位置,然后贾家三口人情忐忑的来到陛下身前,慌忙下跪行礼。

    “老丈莫慌,朕不是来找你麻烦的。村长说,这处是你家的田地。朕看你家田地旁边,是一处长满杂草的荒地。这荒地,可以开垦出来,种植其余的新型农作物,比如玉米。”

    见贾三情忐忑,陈庚年亲手将他搀扶起来,温声笑道:“朕和朝堂的官员们推行了新的政策,若是老丈家里愿意多种植五亩地的玉米,来年夏收,便可以减免一亩地的小麦粮税。这玉米,属于新型农作物,产量很高,而且和小麦一样,可以当做粮食来吃。”

    开垦荒地种植新型农作物,玉米。

    多种植五亩地,便可以减免一亩地的粮税。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