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171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本来以为,孙元河会选择相对简单的磨油厂、纺织厂之类的。01bz.cc

    但没想到对方一上来就选择了难度最大的化肥厂。

    化肥,这是必须要做出来的,因为想要进一步增产,必须要使用化肥,堆肥效果不够。

    可——

    陈庚年张了张嘴,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怎么跟对方说制作化肥的技术。

    他能说,现在江县挖出了煤,所以需要做一个最原始的煤炭炼焦土技术,在炼焦的过程中制造出氨气。

    与此同时用干馏法,将绿矾或者胆矾矿石烧制出浓硫酸。

    再将浓硫酸里兑水,变成稀硫酸。

    最后再将煤炭炼焦中产生出来的氨气引入稀硫酸溶液当中,液体会变成硫酸铵溶液。

    这种溶液其实就可以当做氮肥来使用。

    当然液体不好运输,得把溶液晒干,得到硫酸铵颗粒,这就制作成了氮肥。

    道理很简单。

    好吧,对于现如今的江县人来说,这个道理肯定不简单。

    不仅道理不简单,先不说别的,就说煤炭炼焦,哪怕是最简单的土法煤炭炼焦,难不成找江县打铁铺子里的师傅、以及砖瓦窑的工匠来做?

    嘶。

    有那么个瞬间,陈庚年被自己的想法荒谬到,随后深深叹了一口气。

    怎么办,他好像遇见了做县太爷搞民生发展以来最大的困境——

    人才危机。

    【作者有话说】

    ps:忙碌到炸的一天,对不起对不起,晚了这么久才写完!这个土法炼焦制作氮肥的办法,我是从知乎大佬的回答里查到的资料,太强了。

    第0章 00

    ◎一板车高级人才来投奔,江县技术革新!◎

    按照江县目前的情况, 化肥大概率是做不出来的。

    陈庚年跟孙元河没聊出个结果,只能另想解决办法,或者把这事儿暂时推后。

    但让他发愁的是, 化肥这事儿,连推后都做不到。

    第二天,顾家村的村民来县衙,表情一脸惊慌:“县太爷,我家地里的大豆, 还有棉花,叶子都开始泛黄了!”

    陈庚年脸色一沉,赶紧跟过去查看情况。

    这个顾家村的村民叫做顾小牛,当时陈庚年就是在他家的田地里,给其余解除劳作契约的佃户们演示种植大豆和棉花。

    这两样农作物, 是接下来江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 绝对不能出差错。01bz.cc

    而且民众们对于新型经济作物本就处于一个观望状态,要是这两样农作物出问题, 接下来谁敢种植?

    事实上, 顾小牛来县衙的时候,都已经在家里和婆娘抱头哭了一场。

    他跟乡绅解除了契书,家里只有两亩劣田,勉强可以用来种庄稼。新开垦的六亩田, 全都种植的大豆棉花。

    这代表着接下来一年, 他们家只能靠着这六亩地的收成过活。

    要是这棉花大豆出了问题——顾小牛单是想一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顾家村。

    顾小牛家的田地外面, 好多村民前来看热闹, 顾小牛的婆娘在默默掉眼泪, 其余人看的很是唏嘘。

    因为田地里, 棉花和大豆的秧苗都隐隐开始泛黄,县太爷正在检查情况。

    也不怪大家能瞧出这棉花大豆有泛黄的趋势,旁边田地施了堆肥的麦苗翠绿翠绿的,还结了饱满的穗,两厢一对比,想不注意到都难嘛!

    “县太爷,我都是按照您交代的办法,浇水、浇肥样样不落。我婆娘天天守在地里,瞧见有杂草就赶忙拔除。”

    顾小牛的声音隐隐带着哭腔:“这是我们俩接触佃户契约第一年,总算是能给自己家田地干活儿了,我们半点不敢偷懒。可,可这秧苗咋还是泛黄了呢!”

    半蹲在田地里观察棉花秧苗的陈庚年嘴角露出苦笑。

    他相信,顾小牛夫妻肯定没有偷懒,这棉花、大豆田被他们照顾的很好。但这两样经济作物,并不是像庄稼那样照看,就能获得好收成的啊,它们对土地营养有着更高的需求。

    叶子失绿泛黄,显然是因为缺少氮肥。

    而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棉花和大豆的老叶会因为泛黄而脱落,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影响坐果,结出来的果不仅质量次,而且产量还低。

    看着顾小牛着急惊慌的模样,陈庚年叹了口气:“本官知道,你们夫妻肯定没有偷懒。这叶片之所以泛黄,是因为地里缺少营养了。”

    缺少营养?

    顾小牛着急道:“可是我前阵子才上过堆肥!怎么会缺营养呢?县太爷,要不,我再上一遍堆肥?”

    陈庚年摇摇头:“大豆和棉花的情况,跟庄稼不一样。庄稼最好养活,上点堆肥就能长势很好。但大豆棉花需要更多的营养,你家这块地,是才开垦出来的,哪怕用了堆肥,营养还是有所欠缺。你先不要上堆肥了,堆肥上多了不仅没用反而会烧苗。这样,最近你试着给地里再浇些水吧,剩下的我来想办法,得制造出化肥才能解决问题。”

    安抚完顾小牛夫妻以后,陈庚年急匆匆离开。

    然而,这次县太爷显然是没有把问题解决,于是恐慌开始从顾小牛家,蔓延到其余一百多位种植棉花大豆的人家。

    一年只能种植一茬的庄稼出了问题,肯定心里慌啊。

    就连一些先前打算种植大豆棉花的民众,在听说这事儿以后,都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这棉花和大豆,看起来没那么容易种植啊。

    离开顾家村后,陈庚年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再次找到孙元河:“孙叔,情况有变,咱们不能等下去了,先试试自己做化肥吧。”

    不试试的话,总不能看着这些棉花大豆完蛋。

    孙元河也是个豁达性格,当即点头:“行,那咱先试试。”

    陈庚年决定先用土法炼焦来试试。

    这个其实很好做,上辈子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农村都会自己土法炼焦。挖个深坑用砖砌成砖坑窑,然后把煤块丢进去点燃,再用砖、土盖上就可以了。

    但尴尬的是,人家土法炼焦,是要焦炭去冶铁炒钢的,陈庚年需要的是里面的氨气!

    没有导管装置,怎么将氨气引出来?更别说这种土法炼焦,甚至都无法将氨气存留住。

    硫酸的炼制也出了问题。

    因为这玩意儿是有腐蚀性的,把绿矾放进铁锅里炼制,完全行不通。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江县地处西北干旱区,像是这种旱区山林里,最容易产生绿矾,沿着煤矿区一阵搜索,就能找到绿矾矿。

    制造技术有了,原材料有了,可就是缺专业人才,死活搞不定!

    陈庚年喊上铁匠铺的师傅、砖瓦窑的工匠,跟孙元河几人折腾了好几天,最后也没搞明白。

    他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得找富先生去凉州引进人才,要不然真的来不及了。

    孙元河看了一眼情气馁的陈庚年,问道:“县太爷,这,咱还要继续吗?”

    他腿脚本来就不便,这几天跟着忙上忙下,也累的够呛。

    陈庚年‘吁’了口气,苦笑道:“暂时先停了吧,我去找——”

    话还没说完呢,裴宝来急匆匆赶过来:“县太爷,娄知府的妹妹来了,现在跟着富先生马上就要来这边了。”

    为了方便做化肥实验,陈庚年把实验地点放在了砖瓦厂附近的一片荒地。

    这事儿比较急,所以最近他一直在这里待着,没怎么回县衙。

    去年冬天,娄献跟裴宝来约好,等春天的时候,让妹妹跟着江县的车队来江县,代替自己探望老师。

    这事儿陈庚年听说了。

    但因为最近忙,裴宝来没有亲自押队去凉州。

    于是娄姝就跟着物流厂的队伍过来了。

    陈庚年揉了揉眉心:“好,那我去迎接一下。”

    虽然手里一堆事情要忙,但上官的妹妹来了,肯定要去迎接一下。而且娄献对江县十分照拂,陈庚年心里是清楚的。

    -

    娄姝是半个时辰之前到的江县。

    她的马车在江县人看来可谓是相当豪华,不仅轿子宽敞,还有两匹高头骏马拉着,那阵仗,看得人直接瞪圆了眼。

    乖乖,这马车也太气派了点!

    但事实上一路走来,娄姝心里也在惊叹。

    这个江县,比她想象中还要富裕。地里的庄稼穗饱满的惊人,好些人家似乎都在盖砖瓦房,家家户户有小菜园,院子里经常能瞧见鸡鸭或者猪牛,人们脸上都带着幸福惬意的笑容。

    她还路过了江县的几个青砖瓦厂房。

    娄姝知道,那些运送到凉州的青砖瓦,以及猪肉,都是那些厂子生产的。

    等到了江县县衙,看着那气派的三层办公楼,饶是见多识广的娄姝,都没忍住有些侧目。

    那位县太爷,真的如她哥所说,是个才啊。

    要知道江县以前可是出了名的凉州最贫瘠,现在外面世道那么乱,其余县区民众紧巴巴过日子,凉州还经常有流民来投奔。

    反观江县,完全就是个世外桃源之地啊!

    娄姝坐在马车里,不停暗示自己,要表现的沉稳,一定不能被那位县太爷讨厌或者嫌弃。

    等做好心理准备以后,她下了马车,一双眼睛亮亮地打量这宽阔气派的县衙,在心想的却是,该怎么跟那位县太爷打好关系,然后和对方合作,跟着他赚钱呢?

    她可太需要钱了!

    不仅她需要,她们凉州,都需要这些赚钱的法子来发展民生经济。只有凉州富足起来,她哥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啊。

    一个金贵官家小姐的到来,也让县衙闹腾起来。

    大家不敢明着凑热闹,只敢远远看上一眼,然后跟同伴惊叹:“乖乖,长得跟仙女似的,浑身都是贵气,我都不敢多看。”

    富春得到消息,赶紧下楼,瞧见眼前亭亭玉立的漂亮少女,他不确定的问道:“阿姝?”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