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当捕快那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21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眼见二人就要陷入一番苦斗之中。「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大殿内,三人已经走远,可是出口却只有这一个,一旦对方返回,或者听到动静,那么他们的行踪暴露,一切都会付诸流水。

    范小刀不敢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一道道内力,从全身三百多窍穴,如涓涓细流,缓缓流动,聚在丹田之内时,体内真气已是波涛滚滚,直接使出了他目前为止,最为强悍的招式。

    六道轮回!

    天下六道。

    一剑变六剑,一剑斩一道。

    没有飞沙走石,没有轰隆阵阵,只有一道闪电袭过。

    六名石像人,被齐齐拦腰斩断。

    那六名石像人,下半身还保持着先前的姿势,而上半身却已经顺势飞了出去。

    与此同时,赵行长刀劈出。

    横断刀法!

    拦腰横一刀,从面门往下竖一刀。

    刀刀毙命。

    十二刀过后,剩余六名石像人,被分成了二十四段。

    无数黑色的血液,从刀剑断口处,汩汩流出,将地面上的石板,染成了漆黑色。

    断肢、内脏,流了一地。

    这些没有意识,只是潜意识守护宫门的石像人,全部死绝。

    如果没有猜错,这些石像人,正是太平道观抓来做人体试验的成果。

    两人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推门而入。

    范小刀和赵行不由毛骨悚立。

    他们这才明白,刚才听到朱典说“可藏三千兵,可抵百万师”这句话的含义。

    大殿之内,站着百余“人”。

    与其说是人,倒不如说是魑魅魍魉。

    有人身猫面的猫妖,有青面獠牙的狼人,还有人面蛇身之人,这些人都如木雕一般,陷入休眠之中,一动不动。

    谁也没有想到,夜王朱典,竟在太平道观的后山之中,建立了一只由怪物组成的军队。

    他们与猫妖交手过,知道这些怪物的厉害。

    一个尚未成形,残存一丝人性的猫妖,已将整个昌平县扰得鸡犬不宁。『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一旦这百余头怪物苏醒,闯入京城之中,那等待百姓的,将是一场杀戮盛宴!

    这些怪物,每个单独拿出,都有宗师级的杀伤力,而且他们行为疯狂,更没有道德约束,他们的嗜血、他们的杀戮心,将成为整个天下的噩梦。而听朱典的意思,今日,他准备用这些怪物军团,来成就他的帝王之业!

    一定要阻止他们!

    两人对视一眼,明白了对方的决心。

    火烧?

    这里是宫殿,四处是石块,根本没有生火的源头。

    炸药?

    这是最好的办法,可是这里是太平道观,如果去弄炸药,时间上,也怕来不及。

    趁着他们正在沉睡之中,刀剑齐出。

    范小刀和赵行,走出山洞时,浑身沾满了腥臭的黑血。

    抬头看天,离正午还有一个时辰。

    如果可能,他们最好是去外面,调动兵马,封锁太平道观,彻查后山。

    可是现在却已来不及了。

    而且手中的登闻令,也只能调动五百兵马而已。

    这些远远不够。

    唯一之际,就是直接将此事禀明圣上,由他下旨。

    圣典即将开始了。

    一个时辰后,陛下将举行祭祀大典,登长生塔,点长生灯。

    可是,皇帝陛下身边,却还有一个最大的隐患。

    那就是大明国师,太平道长。

    整个圣典,他与皇帝贴身而行,负责皇帝的安危。

    这位据说是出自定州城,在江湖上深藏不漏的绝世高手,本来应该是皇帝安危最后的屏障。

    而如今却成了皇帝身边的最大威胁。

    更要命的是,有能力处理这两个问题的人,赵铨和薛应雄,却都不在皇帝身边。

    赵铨这位平日里与皇帝寸步不离的司礼监太太监,破天荒没有跟随皇帝前去天坛。

    锦衣卫指挥使、靖国公薛应雄,从圣典前一个多月,便称病在家,再也没有出现过。

    如今之际,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前往天坛,在皇帝举行祭天大典之前,陈情利害。

    两人出了太平道观,行了百余步,正看到冯千金和邹平牵着马,押送昨夜抓捕的那一批魔教教徒,前往兵部请功。两人看到范、赵一身血迹,浑身腥臭无比,正准备出言嘲笑两句,“范捕头、赵捕头,你们二人这是去哪里潇洒去了?”

    范小刀、赵行二人一言不发,来到两人身前,一把夺过他们的战马,翻身而上,径直向天坛方向疾驰而去。

    冯千金还在后面叫喊,“我刚配的马鞍!”

    虽然圣驾已过,但尚未返回,通往天坛的路上,依旧有重兵把守。

    众官兵看到两人两骑在官道上奔驰,本想阻拦,可看到两人浑身血污,急促打马催行,又看到范小刀手中高高举起的登闻令,也明白事态的严重性,纷纷让行,不过半炷香功夫,两人便来到天坛门口。

    第44章 皇帝寿典

    天坛。

    大明皇帝进了天坛之后,便进入斋宫休息。

    按照礼制,皇帝寿典和祭天,本不应该在同一日举行,而且在祭祀典礼之前,提前入斋宫斋戒三日,以表虔诚。可是,大明皇帝本身就是修道之人,而且二十多年未曾出宫,仪式流程都已简化,所有程序都在一日内举行完毕。

    皇帝寿典,十分繁琐。

    连中途撒个尿,都要用上半天,更何况是要祭天。

    天坛内,蘸台搭起,四周是黄龙旗和大明日月旗,先前护卫的禁军,进入天坛后,也都按计划部署在四周,负责警戒和仪仗工作,而具体的安保防护,则交给了陆天硕的东厂。

    太子朱延,一大早就赶到了这里。

    昨夜皇宫里发生的事,没有人提及,就如从未发生过一般,不过,朱延内心却是无比的忐忑和惶恐。皇帝的态度,越是如此,他越是担心秋后算账,今日是特殊日子,不便发作,可以后的事,又有谁能知道?

    徐亭入宫面圣,徐妙子退婚一事的消息,已经传入太子府中。

    朱延对此有所耳闻,不过,他是皇帝寿典的操办人,也没有心思去过问此事。如今之际,只有把眼前的寿典做好了,给皇帝留个好印象,才是正道。

    皇帝又一次沐浴、更衣。

    虽然早上在宫内已经洗过一次,但是礼制就是如此,皇帝也不例外,这些让皇帝不自在的条条框框,是太祖皇帝流传下来的规矩,他虽然我行我素,但还没有强大到去对抗礼制。

    太子率领文武百官、王公勋贵早已等候在外。

    等到吉时一到,皇帝从斋宫缓缓踱步而出,百官跪下,山呼万岁,在一阵中和的韶乐声中,开始寿典和祭天。

    这是一套十分复杂而冗长的仪式。

    化繁为简,就是举行了一场大型演出以及会议。

    此次会议,规模盛大。

    本次会议地在天坛举行,由太子和宗人府主办,礼部承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大明皇帝朱聪,大明国师太平道长,内阁中全体成员,六部九卿的主要负责人,京城各衙门中层以上干部,外国番邦使团的主要负责人,京城的百姓在天坛外旁听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安保和后勤工作,由六扇门、东厂、禁军、机营等共同操办。

    首先,大会进行第一项:点燔柴,迎帝。

    祭祀口,有一处高炉,里面堆满了柴火,有太监点燃了燔柴,顿时浓烟四起,火苗渐渐大,又有十几个人,抬着一头牛犊,将之投入火炉之中焚烧。

    大会进行第二项:由太子率文武百官,来给皇帝祝寿。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拜年的话,要说,还要变着花样说,有的投其所好,写赞美皇帝的青词,这些祝寿的话,当然不会当着皇帝一一诵读,皇帝也不会看,而是投入炉中焚烧——这玩意儿是给老天爷看的。

    当然,光说不做也不行。还要刷礼物,文武百官刷礼物,番邦使团刷礼物,还有各省的总督巡抚,也会刷礼物,都是些稀罕玩意儿,什么白鹿白鹤、千年太岁、印`度油、大宛名驹等等等等,除了大火箭,什么都刷。

    这些礼物,当然不能焚烧,也不能摆上来。不然的话,整个天坛就成了潘家园,它们以一份清单的方式列明,再呈给皇帝陛下。最后皇帝会选出送礼最和心意的那一份,而送礼之人,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了榜一大哥。

    会议进行第三项:祭天帝表,简单来说,就是写给老天爷的一封信。

    这一项就是皇帝的自我表彰大会,跟老天爷唠唠嗑,诉说一下自己当政二十多年来的丰功伟绩,难得祭天一次,皇帝和老天爷,得好好掰扯掰扯,我做了什么,我得告诉你,我不说,你怎么知道,怎么奖励我?

    奏表以四六骈文写成,大意是:

    当政廿年,海晏河清。

    万邦来朝,天下承平。

    开疆拓土,文治武功。

    百姓安居,国运昌隆。

    怎么样?妥妥的千古一帝啊!

    老天爷,我帮你把天下管理的井井有条,你怎么也得意思意思,不给个长生不老,你好意思吗?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