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高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临高台 第11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河西商道也再度被打通,魏国的丝绸瓷器不仅能远销西域,西域的商人亦能顺着丝绸之路将好马贩卖至中原。「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魏云卿那匹玉狮子,便是自西域而来。

    而霍驸马的传之处,并不在于他打了多少胜仗,而是在以九品中正选拔人才,极度看重家世门第的魏国,这样一个出身微寒,名不见经传的兵家子,竟然娶到了当朝最尊贵的公主。

    而他,还是公主自己选定的驸马。

    霍肃本出自微贱,父亲不过是并州某县不起眼的功曹史。

    霍肃父母早逝,早年家贫,只留下他们兄弟二人相依为命,靠给人放羊为生。

    后不堪羊主虐待逃跑,行过乞,帮过佣,带着弟弟一路流浪至定州。

    恰巧遇上一场动乱,为了有口饭吃,就报名参加了义军,动乱平定后,经贵人指点去了秦州参军。

    霍肃自幼给人放牧,有力气、通骑射,在军中又能吃苦、勤练武,短短几年就从伍长、什长、卒长一路升至小都统。

    即便如此,他也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兵,真正让他初展锋芒的,是多年前西凉来犯的战役。

    那一年,薛太尉迎战西凉贼寇,却误入敌军包围,情况危急,无人能救。

    危急时刻,是霍肃单枪匹马,直入敌军包围,出入万军如过无人之境,救薛太尉脱险,敌军无人敢拦,三军叹服!

    也是因为此役,霍肃被薛太尉赏识,提拔为太尉中兵参军,在军中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京城的平原长公主年刚及笄,朝廷正在准备为其选驸马事宜。

    虽已选了不少出身名门,品学兼优的贵公子,却因元舅薛太尉不在京城的缘故,朝臣未敢擅自定下长公主的驸马人选,只待薛太尉还朝,亲自考量后,拍板驸马人选。

    同年年底,薛太尉还朝。

    这一年,他是带着霍肃一起归京的,想把自己这位心腹爱将引荐给京中权贵结识。

    魏国崇文抑武,霍肃在秦州军中虽有威名,可他家世微贱,身份卑下,京城王公贵臣何其众,谁会纡尊跟一个兵家子交游?

    霍肃在建安处处受人轻视,清贵的士族都看不起他,不愿意搭理他,没有什么世家愿意与他结交。

    可不知他的名号怎么就传到了深宫之中,传到了平原长公主耳朵里。

    长公主听闻霍肃事迹后,抱着求贤访才之心,请舅舅薛太尉让自己一会霍肃。「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薛太尉一向宠爱纵容公主,对公主是有求必应,便悄悄带着扮了男装的公主微服出宫。

    据说长公主一共见了霍肃三次,三见之后,便选定了霍肃,成为她的驸马。

    当朝最尊贵的长公主,要下降一个出身寒微,身份卑贱,父母双亡的孤儿?

    百官震惊,举朝反对!

    可长公主心意已决,非霍肃不降!

    后来,还是在薛太尉的鼎立支持下,朝廷才不情不愿的同意了婚事。

    霍肃眨眼之间就飞上了枝头。

    这是公主拿自己人生做的一场豪赌。

    在以九品中正选人的魏国,即便你有能力,但是没有足够的家世背景,依然不能出人头地。

    霍肃家世卑贱,前途十分有限。

    可尚了公主就不一样了。

    公主有地位,霍肃有能力,而公主的地位,足以给他发挥能力,出人头地的平台。

    尚公主后,霍肃连升数级,拜为三品辅国将军。

    一步登天!

    霍肃成了驸马之后,薛太尉对他就更加提拔器重了。

    几年后,薛太尉决定讨伐西凉,上书朝廷提议由霍肃挂帅。

    如果他不是长公主驸马,他是没有挂帅机会的,但他如今的身份,朝廷再没有反对其挂帅的理由。

    开战之前,朝廷对这场战役并不抱什么信心。

    魏国跟西凉对峙几十年,西部边境一直都是历任秦州都督最头疼的棘手问题,朝廷没有一个人觉得霍肃能打赢这场仗。

    但是,他赢了。

    此役,霍肃一战成名,平定西凉,举朝震惊,名动天下!

    谁都没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兵家子,竟能立下如此功,打赢了这场所有人都觉得赢不了的战役!

    霍肃因功封了安定侯,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质疑公主选驸马的眼光。

    公主,赌赢了。

    朝臣这才彻底叹服薛太尉与公主挑选驸马的毒辣眼光。

    魏国女子不得参政,公主未免落下被御史弹劾的口实,她不直接干预朝政,而是借驸马之手,翻覆朝局。

    正是她的驸马出身卑微,无亲族、无党羽、无根基,才能完全与她一心,完全效忠皇室。

    换做下降任何一个有背景、有底蕴的世家公子,都不会甘心被她操控。

    后来,霍肃接连升迁后,拜了并州牧,公主也随驸马一道前往并州上任。

    长公主虽远在并州,但建安朝臣都心知肚明,公主于并州遥控建安朝局,是皇帝背后真正的垂帘听政人。

    所以,长公主回朝的消息,才会引起建安震动。

    早不回晚不回,偏偏赶在宋开府薨逝,帝后大婚前回京。

    魏云卿隐隐有预感,她,是为自己而来。

    *

    “公主不是随驸马在并州上任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宋氏宗祠,火炉里烧着炭,屋里暖烘烘的,魏云卿坐在宋瑜身旁,边整理着经卷,边问宋瑜。

    天子马上要纳征了,为了不耽误她入宫,宋氏并未大办宋开府丧事,如今的葬礼规格,是完全不符合宋开府身份地位的。

    为了表示哀悼,魏云卿主动来祠堂协助宋瑜为宋开府抄经祈福。

    宋瑜伏在案上边抄经边道:“本来在冬至前公主就有上书请旨回京,听说是临时有事,才未能成行,以至拖至年底才回来。”

    “可这也回的太巧了。”

    宋瑜用笔点了点她的头,道:“你要入宫,势必要过平原长公主眼的,她回京,只是迟早的事。”

    魏云卿默然,低下了头,继续整理着宋瑜抄好的经卷。

    宋瑾悄悄走了过来,站在魏云卿身后,掌心亮出一个小包裹,递到了她面前。

    正整理经卷的少女见此,眼睛一亮,惊喜呼道:“豆沙粉饵团!”

    宋瑾道:“马上是祀灶了,刚好看到街上有卖的,给你带点吃。”

    魏云卿确实也饿了,可还是推辞道:“如今家逢丧事,外公、母亲和舅舅们都是食不下咽的,我怎能在此时贪食呢?”

    宋瑾不以为意道:“你又不是宋氏的人,这些规矩礼仪,总约不住你,快吃吧,别让你母亲发现就行了。”

    魏云卿这才卸下几分心理负担,仰头看着宋瑾道:“谢谢舅舅。”

    宋瑜问宋瑾,“客儿马上该纳征了,可叔父又要下葬,朝廷是什么意思?”

    魏云卿一怔,塞进嘴里的豆沙粉饵团也变得有些嚼之无味。

    朝廷近来的确有大臣以国有重臣丧,建议天子推迟纳征,延期帝后大婚。

    天子乃付三公、八座议之决定。

    八座,即尚书令、尚书仆射和六部尚书,这八位尚书台大臣。

    因宋太师录尚书事,八座官员也都是看宋太师眼色行事。

    加上这丧事与婚事都与宋太师荣宠相关,八座官员都不敢擅作建议,尚书台一时争议不止。

    丧事,是宋氏重臣的死后哀荣。

    婚事,是巩固宋氏当下的荣宠。

    只是若帝后大婚让步丧事,那便是皇室向宋氏让步,有损皇室威严。

    宋太师无所表示,尚书们亦不知要如何抉择,所以迟迟没有结果。

    最终,是侍中赵平对天子的密谏,结束了尚书台的争论。

    “宋开府固然是国之重臣,朝廷栋梁,可终究只是臣子。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当今天子,若天子为了臣子降礼,那天子的威严何在?纳后盛礼,怎么能因为臣子之丧而废?”

    天子最终采纳了赵侍中的建议,以礼纳征,大婚照旧。

    宋瑜叹了口气道:“看来叔父的丧事到底是不能尽哀了。”

    宋瑾看了看魏云卿,叹道:“天子为大。”

    帝后大婚的一切看似都没有受到影响,魏云卿的思绪却回到了那个天子把她推开的梦……

    *

    宋开府与元配合葬之日,碧空如洗,万里无风。

    虽是衣冠下葬,亦有百官来送。

    天子亦遣使慰问。

    意外的是,回京不久的平原长公主也亲临了葬礼,长公主向宋太师慰问几句后,又向齐州世子致意,言谈之中,似是旧识。

    魏云卿远远看着这一幕,微微讶异,平原长公主怎会与齐州世子有交情?

    宋瑾悄声告诉她,“当年霍驸马前往秦州参军,是三哥指的路。”

    魏云卿恍然大悟,原来霍驸马的贵人,就是齐州世子。

    平原长公主并未在葬礼多做停留,慰问后,便先行登车离去。

    她与魏云卿所隔遥远,可目光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向魏云卿瞥了一下。

    二人目光交汇时,魏云卿心中一动。

    日光横亘在她们之间,模糊了视线,她恍然觉得公主对自己笑了一下。

    她呆呆看着那道雍容华贵的身影,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