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63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城

    因为视频是以项羽的主视角来讲述的,所以杨六郎难免被他的经历牵动心。『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尤其是看到乌江自刎之后,杨六郎非常难过,他的祖先怎么这么坏!@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

    父亲:

    汉高祖刘邦望着这段影像,唏嘘不已。

    他不太能理解项羽的脑回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换作是他,他一定会渡河。项羽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收回思绪,笑了笑,多亏项羽没渡河,不然徒生枝节。

    他喜滋滋

    地想: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你当然愤怒了,因为天命压根不在你身上。天幕说什么天命之子,挺好听的。朕就是天命之子。

    虽然他不赞同项羽这种行为,但他也蛮敬佩。他下了决心,过段时间,去祭奠一下项羽庙,看看故人吧。

    第0章 汉武帝:说谁文采略输啊?

    年少的项籍通过天幕,看到自己写的那首绝命诗,心绪不可谓之不复杂。未来他居然狼狈至此……

    项伯有心想要取得他的原谅,所以连忙讨好地说:“你这就太草率了,我之前被官府通缉的时候,也没想着自寻死路啊。你大可以回到江东,东山再起,不过那时你才二十多岁,鲁莽些也是正常的。

    他觉得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太愚蠢了。

    还没等项羽说话,项梁就怒踹了他一脚。

    项伯像颗球一样在地上打滚,痛得嗷嗷叫:“阿兄,你这是做什么。”

    项梁:“我们项氏世世代代立足于楚国。未来我们起义,振臂一呼,就有无数江东父老将孩子送到军中。项籍带着那么多人走,却孤身回来。我要是百姓,都要生撕了他!

    你哪来的脸说这种话?你就真不把这些百姓当回事吗?

    我没有,我哪里敢啊……

    项伯尴尬不已,讷讷不言,再也不敢说话了。

    项梁拍了拍项籍的肩膀,鼓励地说:“你做的对,你有你大父之风!我们项家人,死也要死的无愧于心。

    项燕面对王翦,宁死不降,玉石俱焚。

    紧接着,天幕继续说。

    【刘邦四十七岁左右才正经创业,五十四岁就成了皇帝,前前后后只花了七年。什么叫大器晚成啊!

    古代讲究尊老爱幼,刘邦因为年龄大,所以备受尊重。但对皇帝这个职业来说,年龄大太致命了。

    帝王暮气沉沉,这些开国功臣却年富力强。

    刘邦心里发愁,他没几年好活了,等他一蹬腿,这天下还是他老刘家的吗?尤其是韩信,他才三十多岁呀。

    他思来想去,开始布置计划。『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他先把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好兄弟封为异姓诸侯王。好兄弟们喜滋滋地去赴任了,沛公真是仁义,跟着他有肉吃,他们要共享富贵了。事实上,刘邦将真正的好兄弟萧何和曹参等人都留在了中央。没过多久,刘邦就开启了对异姓诸侯王的屠杀,杀的人头滚滚。到最后,他还杀人诛心,立下了白马之盟:非刘氏称王者,天下共击之!

    他并不愿意跟群臣共享富贵,这天下必须是他老刘家的。】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刘邦已

    经垂垂老矣,却还在御驾亲征。

    得胜归来之后,他恰好路过自己老家,于是衣锦还乡。

    他和将士们载歌载舞,高唱一首自己原创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一边杀着猛士,一边求猛士,听上去是那么的矛盾。可事实上,并不矛盾,他想要的从头到尾都是能帮他守住刘家基业的人。

    天幕下,正准备去投奔刘邦的韩信,面色煞白。他之前看过唐太宗那期视频,很羡慕唐太宗所创造的君臣氛围。

    韩信听到刘邦约法三章而且对百姓秋毫无犯之后,便下意识认为刘邦跟唐太宗一样厚待功臣。他甚至畅想刘邦也搞一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让他韩信高居榜首呢。

    谁知道这面色和蔼的老沛公居然刻薄吝啬至此!

    韩信明白,站在刘邦的视角,为了江山社稷而杀功臣也是合理的。但站在臣子的角度,他不能接受。

    好比如,他只是打工人,当然想找宽厚仁德的老板,谁想被老板弄死?

    在秦汉年间,君臣关系相对和谐,君臣之间的尊卑理念并不明显。大家都是坐而论道,到了明清时期,臣子才跪着说话。

    韩信喃喃低语:始皇帝暴虐,对臣子却还行。王翦和蒙恬难道不算功高盖主吗?可是他杀了吗?

    韩信对刘邦很下

    头。

    另一边,咸阳城中,王翦、李信、蒙恬、蒙毅等等人皆是松了口气。不羡慕别人家的皇帝了,还是自家的好啊。在对待功臣这方面,秦始皇和刘邦一比,都能称得上大善人。

    李斯作为开国功臣,自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连忙抨击刘邦:“这刘邦怎么如此小家子气,难怪是乡野匹夫,眼界狭窄。不如陛下宽宏大量。

    秦始皇也有些惊讶,这刘邦怎么这么极端?略微思忖之后,倒也有些理解。

    他毕竟是从黔首过来的,没有来自家族的助力,自然患得患失。

    他觉得刘邦的做法有可取之处,但他不打算用。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所挑中的都是他认可的人。

    刘氏刻薄寡恩的性格就像他们扑朔迷离的性向一样出名。汉高祖

    杀功臣,汉景帝诛晁错,汉武帝时期丞相消消乐……

    刘备立刻望向周围的人:备向天发誓,永远不会如此对待你们!刘备像是基因突变了一样仁厚,简直不像老刘家的种。幕僚们爱死他讲义气的模样,纷纷谢过主公。

    天幕讲完了刘邦和项羽,松了一口气,开始了惯例的漫谈时间。

    【这期视频到尾声了。

    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中国诗歌文脉源源不息,就像文明史一样,从未断绝。所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不光是文人,连皇帝都是吟诗作赋的好手。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汉武帝刘彻唇角上扬:“这首诗是谁写的,写的真不错。朕四岁的时候就会吟诗,十多岁的时候已经能写诗了。谁敢说刘氏是草莽?刘氏能写诗,更会解诗。

    自从天幕开始盘点诗人,他经常提笔写诗,今天也特别期待能够上榜。但天幕直接越过他,去盘点高祖了。他心中有些遗憾,紧接着,便安慰自己。这榜单乾隆都能上,这人又是异族人,文采还一般般。他文采斐然汉武帝可不要跟乾隆并列。

    在刘彻很自信的时候,天幕接着说。

    【十位帝王的名单已经揭晓了,里面有知名度高的,也有知名度低的帝王。可能有人要问了,连刘邦和项羽都能上榜,怎么秦皇汉武上不了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不是封建帝王f4吗?怎么只有唐宗上榜了?

    因为唐太宗文采还可以,而秦皇汉武文采略输了。

    他们既没有没有对后世的诗文发展作出显著的贡献,也没有一首代表作。起码嘉靖和乾隆都有代表作。】

    紧接着,天幕放出了《沁园春*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首诗虽然文律不足,但是气势古今罕见。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它一经发表就非常轰动。

    敌军首领看了都惊呼,这真是他写的?得知真是对方写的之后,他很生气:“比打了个败仗还让我恼火。

    一时间,无数

    人都看愣了,反复咀嚼这里面的每一个字。

    明明这首诗不是帝王诗,但他们却觉得没有比这更配得上这个名字的。天幕没有多说,但苏轼能感觉到这诗的不一般。

    苏轼一边喝着自己酿的蜜酒,一边赞叹不已:“只有大胸襟的人,才能写出气吞山河之作。”这天幕说我是豪放派之祖,如今看来,还有不足嘛。他想成为万户侯,自然无法“粪土万户侯”。

    被提到的帝王都很懵。汉武帝刘彻:????说谁略输文采,再说一遍?他文采好着呢!

    第09章 大家都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刘彻是真的要发火了。

    他让人找出自己写的诗词歌赋,随手拿了一份竹简。

    是给李夫人写的调情诗词。

    他立马把这篇收了起来,假装不经意地咳嗽了一下,重新翻找。很快,他便找到了自己的得意之作《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卫青,你说这篇写得怎么样?难道这还文采略输?

    卫青老老实实回答:“有屈原宋玉之遗风,实在是上等的佳作。但比起唐宗,还有些微不足道的差距。”

    汉武帝刘彻心中冷哼一声,他又不是聋子,也没失去记忆。那唐太宗代表作不是抄那个隋炀帝的吗?

    他这可是纯纯自己创作的,没有任何人捉刀。

    他心头有些不满,可想到“惜秦皇汉武”,心情渐渐好转。被说文才略输的可不止他一人,秦始皇也是他的难兄难弟。心思百转千回,时间只过去短短几秒。

    汉武帝刘彻面上好像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朕和秦始皇一样日理万机,不如其他人清闲,没时间去吟诗作赋。再说了,这东西只为陶冶情操,朕也无意在这方面超越别人。

    再说了,评价一位皇帝的功绩,只需要评价文治武功,评价文采难道不是跑偏了?

    卫青立刻应是。

    话虽这么说,汉武帝刘彻日后却减少了一些去后宫的次数,泡在书房里看书。他要悄悄读书,然后惊艳所有人。

    任谁被dss文采不好,心情都不会好到哪里去。秦始皇和汉武帝就是这样。

    作为f4中的第三位,唐太宗心情也很复杂。

    作为读者,他还挺喜欢这首诗。虽然相隔千年、诗风不同,但诗美是共通的。他欣赏并且常常写“言论慷慨,词深而雅”的文章。

    他夸赞道:“这首词情俊迈,如朗月之宏光,如朱碧之联合,堪称冠绝终古。”可是天幕没有着重讲这首诗,所以没有加注释,让他有些看不懂里面的具体含义。文采,字面意义是辞藻和才华。风骚,也就是《国风》和离骚,同样泛指辞藻和才华。

    这首词单纯在批评四位帝王的才华吗?

    唐太宗感觉不像,如果只是说才华,那就和

    前面的“江山如此多娇”不匹配了。

    唐太宗皱着眉头,若有所思:“这诗人应该说的不仅是文采。他在批判我们武功太盛,文治不够。

    为什么要将他跟秦皇汉武并列啊?他的文治有差到这种程度吗?唐太宗自我觉得文治很不错,虽然称不上完美,但比别人好多了。

    长孙皇后见他面色不佳,猜到他的内心想法,含笑说道:“二哥并不推崇秦皇汉武,此时却与他们并列,不知您作何感想?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