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21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结果便看见了:【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杜甫皱着眉,李白不仅劝酒,还要对着耳朵给他们唱歌,这关系也太好了!

    他拿起酒坛,给李白斟酒,意有所指:“太白兄,我不太能喝,你是不是也得给我劝一劝?”

    他才是李白最好的知己好友,而不是岑夫子丹丘生。他要出现在李白诗文的每一页!

    李白:“……”

    高适跟杜甫相反,看出来了里面巨大的机会。这首诗是李白的top诗,也是整个诗文殿堂的to。

    这两人被李白提了一嘴,必定青史留名,如果自己也能占个位置,该有多好。

    他也凑了热闹,调侃道:“太白兄,再写一首劝酒诗吧,提一嘴我们,杜子美,高达夫,将进酒什么的。我就说到这里,接下来就看你的。”

    李白:“……”

    作者有话要说:

    将进酒,还有另一个版本。下一章节会提一嘴。

    第70章 李白代表作怎么这么多啊

    天幕继续说:【《将进酒》开篇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气势滔天。黄河明明是条顺流之下的河,却被写得像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主播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这句话是虚写,是李白想象出来的场景。】

    【可是主播毕业之后,曾经路过黄河,才发现李白可能不是虚写。

    众所周知,黄河多泥沙,渐渐地,黄河成了地上悬河。两岸人民为了不遭洪水,于是加高堤坝,导致黄河越来越高。据说黄河某一段比开封铁塔还高。

    主播那一次过黄河,不能叫“过”,得叫“爬”黄河。

    据记载,李白多次来到黄河游玩。他站在这样的黄河脚下,仰视黄河,说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可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紧接着,古青青放了一段黄河的视频。

    视频的主角站在黄河岸边,黄河掀起了滔天巨浪,那水仿佛连着天。当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现代人看了都要直呼一句,背景太假!

    天幕下,很多没看过黄河的人脑子一片空白,一时间说不出任何话。他们对于河流的刻板印象瞬间碎了。

    普通的河流温柔,婉约,清澈。可黄河壮阔,汹涌奔腾。

    有的时候甚至比大海还要磅礴。更多小说 LTXSDZ.COM

    元稹哑然失笑,目瞪口呆:“黄河是这样的?”

    他有生之年从来没看过这样的景,甚至不敢想象自己跟这样波澜壮阔的黄河生活在一个世界。

    见到这样的黄河,方才明白李白为何能写出这样的诗文。

    【李白自己博学多才,又喜欢到处玩,这一生不是在旅游,就是在旅游的路上。

    他走过别人没走过的路,见过别人没见过的风景。

    大唐很少有诗人比李白见的风景还多,所以直接就输在起跑线上了。比如元稹写的《侠客行》就不像侠客。】

    元稹:“……”

    他嘟嘟嚷嚷:“在下是朝廷命官,又不是以写诗为生,见得少怎么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多多看看

    元稹沉默不言,似有所悟。

    白居易又开启了夸夸模式:无数黄河边上的人见过这幅场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写出这句话,只有李白如此。特的景色配上太白之仙才,就熔炼出了绝句啊。

    多走些路,保不准有一天能够学到李太白几分风采呢?

    【读懂这首诗,就能读懂李白。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一段和《侠客行》一样交代了李白的价值观。

    李白觉得金钱不重要,理想最重要,可是皇上不赏识他了,他兼济天下的愿望破灭了,所以但愿长醉不复醒。

    这段时间,他的内心很沉郁。

    但下面一句,他又开始豪迈了,觉得当一个喝酒很厉害的人也不错,没必要当圣贤。他只沉郁了一会,又开始自信了。

    总之,如果走近李白,就会发现李白的内心其实很苦闷。

    但是他这种苦闷跟别人不一样,现在很多人饱受职场pu,觉得工资低是自己的问题。

    李白却觉得自己没问题,只是没碰上好领导,大写的怀才不遇。

    李白:“唐玄宗太烂了,什么时候给我换一个好领导,让我干金散尽还复来啊!”

    他不会受职场pu,永远那么自信。】

    天幕下,唐玄宗李隆基:“……”

    职场pu是什么东西?虽然听不懂,但直觉不是什么好词。

    他什么时候pu李白了?

    他给李白吃好的喝好的,好好供着他。他给李白的工作也非常清闲,就是写一两首诗罢了。他炒李白鱿鱼的时候,还给了一大笔遭散费。换成是别的皇帝,高低也得给李白安个罪名。

    他还不算好皇帝吗?

    王维拨弄着茶碗里面的茶沫,眉目如画。

    “说得这么好听做甚,李太白不过一肚子不合时宜罢了。即使自信,也是无用的自信,对他的仕途毫无作用。”

    作为职场大师,王维深谙为人处世之道,也精通官场规则。

    王维的官位节节高升,李白看了都要羡慕死了。

    他

    的好朋友裴迪晓得他俩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椰揄道:“王大人,他也不需要混仕途,谁说诗文一道比仕途差呢?大唐有几百个宰相,可只有一个诗仙啊。

    宰相李太白能比诗仙李太白更出名吗?”

    王维:“……”

    友谊的小船要翻了。

    关于李杜优劣论,白居易曾经说,杜甫在很多地方优于李白。可他并不讨厌李白,李白在他心中同样是top,只不过比杜甫稍差一点。

    白居易闻言有些恍惚:是啊,李白就是这么自信,倘若没有这么洒脱,怎么能写出惊天动地的文章?”

    他说着说着,突然有点好。

    “这个人说得怎么跟我之前背诵的不太一样,是这个人说错了,还是岁月更替之后,连诗文都出现了谬误?”

    《将进酒》大体跟他背诵得差不多,但有些部分截然相反。

    不仅是白居易迷惑,很多大唐人民都感到迷惑,这首诗怎么跟他们记得不一样?

    紧接着,天幕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在这首诗里面,李白更狂。】

    【上个世纪,有人在敦煌找到唐诗残卷,其中有一首诗叫做《惜樽空》。这首诗更加接近李白的时代。

    《惜樽空》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贤圣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两个版本有六七个区别。有人觉得这个版本更加合理。

    他们的解释是:(李白毕竟跟人家一起喝酒,不太可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光顾着自夸。按照他的情商,他肯定得把岑夫子和丹丘生也夸一夸呀,所以天生吾徒有俊才比较合理。

    “古来圣贤皆死尽”很可能是化用鲍照的“壮士皆死尽”,语义比“寂寞”有攻击性多了。可能宋代有人觉得死不死太不文雅,对古代圣贤太不尊敬了,所以就把这个给改掉了。

    在其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

    《将进酒》: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惜樽空》: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

    有学者认为,如果是前面,李白还在劝酒,说明酒都没喝完,怎么后来就要拿五花马来买酒?出

    现了逻辑问题啊。

    所以后者更加接近原版。

    李白:“我没让你侧过耳朵来听我唱歌,是让你给我倒酒,所以接下来酒喝完了,我不得不卖东西买酒喝!”)】

    【《将进酒》:“好兄弟,喝吧,喝吧,一起消愁!”

    《惜樽空》:艹,日子好苦,给我满上!

    后者苦得多,也狂得多。】

    【问题来了,观众老爷觉得哪个是李白写的原版?】

    天幕滚动播放蝇头小楷似的弹幕。

    弹幕:(哇,长知识了,傻傻分不清楚。)

    弹幕:(这还用问吗?肯定是《惜樽空》啊!这个是唐朝的版本!)

    弹幕:(听说宋人改了很多唐诗,咦,求求他们不要改了。)

    古青青【直接说结论,至今仍有争论。

    很多人推测是宋朝文人改动了这首诗,宋朝文人连圣贤皆死尽这种话都听不了,所以他们根子软。有一说一,这是对“大送”的偏见,大宋也有狠人。

    这些年来,很流行一种现象,一些人喜欢在语文课本上找错,看了一两本书,就说自己后来发现的是对的,“世人皆醉我独醒”。

    他们特别武断地说,《惜博空》时间最接近唐朝,更符合原本。《将进酒》就是被人改过的,根本不是李白写的。

    这个命题很好,但是怎么证明?

    第一,《惜樽空》只是敦煌民间版本!权威性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唐代印刷技术不行,基本靠着手抄来传播。万一是他们抄错了怎么办?万一他们改了怎么办?

    第二,众所周知,在考证的过程中,只能证明一个人干了什么事,不能证明一个人没干什么事。

    万一李白喝醉了写了第一版,第二天酒醒了写了第二版,这两首都被收录到文集之中,敦煌只保留了《惜樽空》,这种可能性有没有?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