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15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劝你一句,孔子都知道后生可畏,你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李邕:“……”

    天幕将这首《上李邕》放了出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人们望之,无不震惊。

    李

    白的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用的基本上都是大白话,却字字都透着磅礴的气势,要画面有画面,要意境有意境。

    有人效仿李白,结果东施效颦,基本上都写成了打油诗。

    从此以后,很多人明白了,自己有一种理想,叫做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

    三国时期,曹操和其他人一样,被勾出了万丈豪情,眼前好像出现了大鹏扶摇而上的场景。

    曹操彻底被折服,闭上眼睛,做了几个深呼吸,才勉强压抑住血管中奔涌的热血!

    啊,真的是落笔即封!

    ——

    秦朝时期,淮阴县

    韩信家里很穷,没人脉,当不了官,又没有门路去当商人。他年纪不小了,却还一事无成,村里人都不怎么瞧得上他。

    这大,他正坐在墙角望天幕。在这贫瘠的生活中,也只有这点的娱乐聊以慰藉了。

    可没多久,混混路过,找他麻烦。给他两个选择,要么去死,要么从他胯下钻过去。

    韩信陷入天人交战,最终咬着牙从对方的胯下钻了过去。整个市场的人都在大笑,笑他像条狗,一点气节也没有。

    韩信气得浑身颤抖,双目赤红,恨不得现在就跟他们拼了。反正他一条贱命,死了也就死了。此时,耳边传来李白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

    韩信浑身一震,眼中的赤红渐渐澈,回首望着天幕。

    李白这样的诗仙年少的时候都这样被冷遇吗?事实证明,李白是对的,他这只大鹏扶摇而上。

    韩信深深记下这些嘲笑他的人的脸,思想跟李白共振。

    这些人今天嘲笑他韩信,就像李邕嘲笑他李白,早晚有一天会悔不当初。

    安知他韩信不能做那只大鹏鸟?

    高龄的李邕情复杂地望着天幕。

    他是个非常著名的书法家,当然,以后最被人熟知的称号还是—————瞧不上李白的大文豪。

    他闭上眼睛,回忆起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谁曾想,那个少年居然青史留名,啊不,这个程度已经不是留名,可以说是流芳百世了。01bz.cc

    家人问道:“要是当时

    没有拒绝李白,或许——”

    李邕心底不知道怎么想,嘴上还是非常狂傲的:他那脾性不合我胃口,我还不能拒绝他了?他出名又不给我一分钱,有什么可后悔的?

    家人:我是怕李太白发迹之后,对您心中有怨,将来会报复你啊。

    李邕摇摇头:“在下行的端坐得直,怕什么报复?而且他应该不是那样的人。”

    那天的惊鸿一瞥,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李白被看不起之后,心生不满,却堂堂正正说出来,没有背地里使坏。

    他绝对不是那种背后害人的阴险小人。

    可是家人心中还是惴惴不安。

    【李白二十六岁还没有得到贵人的举荐当官,于是继续游玩寻找机会。

    在其中,他终于明白了,在别的地方混是不行的,还是得去天子脚下,才能结识更优质的贵人,把自己的名气给打出去。

    于是,三十岁,他终于正式来到长安。

    他有个好朋友叫做元丹丘。元丹丘是他在四川认识的道友,在贵人面前挺有分量。

    元丹丘靠着走关系,把他的诗文献给了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却没有看上,而且行踪不定,经常不在长安。

    李白苦等数月没有结果,又拜访了很多王公大臣,希望得到推荐,但是信件犹如泥牛入海,没有结果。

    李白这个时候家境中落,再加上他花钱大手大脚,不再是从前挥金如土的富二代了,只能回家。

    35岁,李白重整旗鼓,再次去闯皇城。

    经过社会的毒打,他渐渐摸清楚了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套路。如果时间能重来,他或许就不会教大佬李邕做事,放出那种豪言,仕途也会更加顺利。但这样,或许也就不是李白了。】

    【他结识了一些王公贵族,再次把诗文献给了玉真公主。”鸣天鼓”、“腾双龙”、“弄电行云”,把公主夸得跟天上王母娘娘一样。

    谁不喜欢听彩虹屁呢?玉真公主一看,哎哟,真不错,小嘴抹了蜜啊。

    玉真公主是什么人?她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妹妹。而且唐玄宗晚年迷信道教,玉真公主相当于这方面的负责人,在唐玄宗那里非常有话语权。

    玉真公主于是把他推荐给了唐玄宗。

    唐玄宗让李白当翰林待诏,一个六品官职。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皇上想玩的时候,就陪他玩乐。】

    天幕中出现新画面,监唐气象被展示得淋漓尽致。无数人眼前一亮。

    正如王维诗中写: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白天,九重的皇宫打开宫门,整个大唐都透着华贵奢靡的气息。

    唐玄宗处理完政务,来到后宫,找到杨贵妃,吃着名贵的新鲜荔枝,听着《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看着贵妃的花容月貌,兴之所至,说道:“爱妃如此之美,如果没有诗文记下来,那就可惜了。高力士,最近新来了一个翰林待诏,叫他来为贵妃写首诗吧。”

    高力士将李白请了过来:李大人,陛下要你作首诗。

    李白坐在席间,不卑不亢地说:写什么?

    高力士:“当然是美人。”

    “这世间哪有美人?”

    高力士看了一眼主座上的杨贵妃,汗涔涔地说:“贵妃娘娘美若天仙,怎么不算美人?李大人写还是不写?”

    李白看了一眼杨贵妃,情绪复杂。他并不喜欢杨贵妃一家子。外戚干政,令人触目惊心。

    可形势比人强,他也不得不写:也能写,但是我要贵妃磨墨,还要你给我脱靴子。

    话音落下,杨贵妃和高力士的脸都绿了,他们两个是天子最宠爱的人,贵不可言,李白怎么敢命令他们做事?

    唐玄宗却觉得挺有意思:行,就这么办,爱妃你去给他磨墨吧。

    于是贵妃磨墨,力士脱靴。

    李白终于满意了:“且等我满饮此杯。”

    他畅快淋漓地喝酒,随后文不加点,一气呵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天幕放出这段画面,无数少男少女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脸颊红红。

    李白怎么敢让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的啊?他这般胆大,莫不真的是太白金星转世?

    可以说,李白活成了他们梦想的样子。羡

    慕他的人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上官婉儿扭过头去,便看见宫女们脸上满是红晕。

    她们望着这首诗,脸上浮现红霞,越品读眼越迷离。

    这首诗仿佛信手拈来,没有任何雕琢的意思,但是里面的每一个字都那么贴切。

    花香扑鼻,春风满面,活脱脱一副倾国倾城的美人像。

    不得不说,她们真的很想体会玉真公主和杨玉环的快乐。

    上官婉儿还看到有宫女拿出上好的信纸,记录这篇诗词,那模样简直爱不释手。

    上官婉儿闭上眼睛,说道:“见到白云就想到美人华丽的衣服,见到花就想到美丽的容颜……这李太白真是油嘴滑舌,想必那贵妃要高兴坏了。”

    杨贵妃现在一点也不高兴。

    天幕播放《长恨歌》之后,她暂避风头,如今待在道观里,青灯古佛,生活寂寞。

    婢女望着这首诗,有感而发,说道:娘娘,陛下说等事情忙完了就来接你,怎么还不来?

    杨贵妃:“慎言,陛下的想法,哪里是你我能揣摩的?”

    婢女悻悻闭嘴,她不想在这个道观里荒废余生,想回华丽的皇宫。

    杨贵妃懒得去看身边的婢女,望着天幕,轻声叹息。容色会衰老,宠爱会流失,长安的繁华终究离自己远去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通过李白的诗文而永恒,或许,这也是一种幸运。

    唐玄宗等人都对这段往事表示不满,可唐太宗李世民很高兴。

    这算是他近些天看到的最有趣的东西了。

    “李太白做得好啊,就应该让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狠狠丢李隆基的脸!”

    只要谁让李隆基不爽,谁就能得到李世民的夸赞。

    李世民感觉心气稍稍顺了些,终于开始看诗文了,拊掌长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美,真美,仿佛暗香扑鼻,留香隽永。

    这首诗一出,仿佛所有的美人都有了画面。

    他拉着长孙皇后的手,含情脉脉地说土味情话:“这些天朕被那小子气得不行,昏过去了两次。宫里的事都辛苦你了。这首诗送杨贵妃合适,送你也颇为合适啊。”

    长

    孙皇后见他心情好转,提着的心松了下来,嗔怪地说:都成如雷这么多年了,还说这些乱七八糟的。形容那些年轻姑娘合适得很,形容我却不行了。

    李世民却说:“在朕眼里你一直是初见的模样。等到我们白头也不会改变。”

    长孙皇后轻咳两声,近些年,她感觉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谁知道能不能白头呢?

    她到底还是没有说出来,让他担心:油嘴滑舌!

    【翰林待诏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

    这里有搞修仙的,搞绘画的,搞舞蹈的,搞迷信的,乱七八糟的。虽然唐玄宗有所改革,招来了一批讨论时事的文人,但那里依旧非常混乱。

    和平康坊差不多。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