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72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给了妇女一点银子,回到家之后,依旧久久不能回。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

    朝廷混乱,战乱频发,税收颇重,底层百姓苦不堪言,他身份低微,没有什么办法。

    只能写一首诗,为他们发一发声。

    他拿出纸笔,写出那一首著名的《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天幕缓缓放出这首诗的全文。

    天幕下的平民百姓望之,不免落泪。

    天幕放了这么多首诗,多少诗是写给百姓的?很少。

    大多是诗人抒发壮志未酬的愤懑,或是风花雪月。

    白居易身为官老爷,却能体会到底层百姓的痛苦,为他们发声,这让人如何不感动。

    王维的好朋友裴迪见周围的百姓都非常动容、有的甚至落下泪来,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总算明白他为什么那么受百姓欢迎,名次那么高,水能载舟啊。”

    事实证明,白居易不仅会搞《长恨歌》这种浪漫主义,也会搞现实主义。

    王维自信地微笑:我就说他有佛缘,佛说,众生平等。

    裴迪有点害怕,糟了,他之前说白居易要是信佛,他就吃筷子,他不会要输了吧?

    晋惠帝司马衷心里闷闷的,觉得妇女好可怜,连饭都吃不起,忍不住说:你们怎么会这么惨?

    大臣叹息:“苛政猛于虎,实在没饭吃。”

    司马衷想要给他们解决困难,绞尽脑汁,灵光一闪: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糜呢?

    大臣们“??”

    第42章 白母的心疾

    唐宪宗李纯心情很不好,自从这天幕出来,他的心情就没好过。

    一开始,李贺说用《苦昼短》说他沉迷丹药,脑子有病。

    他心里恨不得杀了李贺,可却明白,如今被天幕评为十大诗人的李贺,他杀不了。

    唐宪宗李纯不得不捏着鼻子,派人去请李贺来京城,许他官位。01bz.cc

    可李贺好像猜到了他的不喜,直接婉拒了送信的使者。他说,他要待在河南老家,一是调养身体,二是编写诗集。

    唐宪宗李纯见他拒绝,心里很满意。

    他可是四海之主,谁喜欢在身边放一个天天骂自己的人呢?

    就连广开言路的唐太宗,最后也难免对魏征不满。

    李贺那就是个刺头!他不想要!

    如今天幕又给他送了个刺头————白居易。

    这《观》l麦》里面的妇女为了交税,把家里的田都卖光了,只能捡麦子吃,这是多么地触目惊心。这下被天幕广而告之,全国的人不就知道他实行苛政了吗!

    白居易这个混蛋!

    与此同时,他也有些担忧,他一直感觉自己上位以来,做得特别好,民间还有人喊他小太宗,怎么还有百姓这么惨?

    唐宪宗李纯于是问:“这天幕所说的情况是真的?”

    有些大臣见皇上心情不好,立马跳出来说:“陛下,您瞎瞎,那首诗中,很多人都在辛勤工作,只有一个妇女因为家里的赋税太多,不得不卖掉田产。这分明是个例啊。

    “就算是贞观年间,也有饿得吃不起饭的人,白居易只不过挑了一个,就把它放大,实在失之偏颇。”

    “自从两税法开始实施,百姓的负担大大降低,怎么可能是苛政?”

    唐宪宗一听,心里放松不少:是啊,自从德宗年间实行两税法,取消各种杂税,国库收入暴涨,那妇女只不过是为数不多的例子罢了。

    然而这时,天幕却说:【

    众所周知,随着时间流逝,阶层越发固化,王朝的土地兼并情况往往越来越严重,比如汉朝,比如唐朝。

    唐朝中期,国家非常动乱,赋税制度混乱,各种杂税特别多,百姓那真是苦不堪言,经常造反。

    当然,

    统治阶级也没坐着等死,想了办法。

    唐代宗时期,让各地根据贫富等级来收税,地主豪强当然不想交税,反抗情绪强烈,所以政策没有落地万洁净。

    等到了唐德宗时期,70年,宰相杨炎来了,他懂经济学。

    他主张改成两税法:取消杂税,依据贫富等级来收税,主要收货币。

    要知道,从战国到唐朝,都实行以人丁为主的税法,两税法可以算是非常先进了!

    可以看得出来,统治阶级也想抑制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分化。

    两税法实行初期,唐朝收入增加很多,平民百姓非常滋润。

    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场重大改革和进步。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想法是好的,可没有客观条件,当时的货币经济还没有那么发达。两税法实行不到三十年,就被迫从收货币,改成收实物。

    而且朝廷看官员的政绩,往往看当地收来了多少税钱。

    那些官员于是横征暴敛,杂税又开始多了。比如房产税,比如交易税,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

    历史的车轮很快又咕噜咕噜地回去了。

    到最后,各种杂税比正税还多,再加上地主豪强的搜刮,老百姓不得不卖儿卖女来缴税。

    比如《观》麦》中的那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就不得不把家里的田产卖了来缴税。

    值得一提的是,官员一旦来统计过家里的人丁,缴税的额度就定下来了,税额只许增加,不许减少。

    也就是说,那个妇女家里把田卖了只能抵一次的税钱。等到官员下次来收税,她还要交那么多税钱。

    可是下一次还有田卖吗?

    这种百姓,要么饿死,要么逃亡成为流民。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税取于居者,一室空而四邻亦尽。

    ————很多地方的人都逃光了!

    虽然白居易没有继续观察,不过妇女的结局好像是注定的。

    白居易看到了两税法的弊端,不仅写诗为底层百姓发声,也要求朝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唐宪宗李纯的脸绿了,脸上有点火辣辣的疼。

    他知道两税法有些弊端,可望着国库里越来越多的钱财,他觉得没必要改。因为牵一发动全身,一旦改革,肯定得罪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

    只要国库不空,他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官官相隐,这种欺压百姓的事情自然不会报上来。

    结果天幕居然说很多地方人都跑光了,他怎么闻到了一股王朝末年的气息……

    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告诉他,再不改革,天下要动荡了。

    比如,光武帝刘秀想搞一次全国普查,找出那些被庄园主藏匿的人口,这样好收税,结果报上来的人口非常少,甚至还引发了起义。最后,不了了之。

    唐宪宗李纯:“确有此事?”

    官员们哑口无言,过了一会,才有人说:天幕也说,两税法非常先进,只不过弊端很多。可这天上地下,哪有什么完善的税法?这不是陛下的过错,而是天的过错。”

    唐宪宗李纯见自己有台阶下,嗯了一声:“嗯,爱卿说得有理。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那就依照仙的意思,重新改革税法。和以前一样先取消杂税。以后也不允许随意设置杂税。

    文武百官立马歌功颂德:“陛下圣明!”

    唐宪宗李纯说:也要彻查官员不正当的敛财行为。他们征税把人口都征没了,滑天下之大稽。

    不少和征税的事情有牵扯的官员心中咯噔,烦得要命,着急不已。

    唐宪宗李纯执政手段还是非常可以的。如今他要彻查这件事,肯定是雷声大雨点大,肯定要清洗一波朝堂。

    这下,要麻烦了!

    【白居易在周至县待了不久,终于被调回中央当京官了。】

    【他二十岁的时候,已经名动京城,可他没有成婚。

    他也很寂寞———“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木当夫人”。

    这个夫人之位是给谁留的?自然是他的初恋湘灵。

    他从十几岁求到三十七岁,用不婚不育来表达自己对湘灵的爱,向母亲表达自己的决心。

    可他母亲同意了吗?

    没有同意。

    好像白居易就算是老死,死在她面前,一辈子不婚不育,她也不会同意湘灵进门。

    终于,白居易三十七岁的时候,妥协了,他迎娶了自己朋友的妹妹。】

    天幕下,原本的好气氛消散一空。

    白居易手里的

    茶盏摔到地上,茶水泼洒一地,脸白得像纸。

    他目前还没有娶妻,还在抗争之中,原来母亲真的如此固执。

    他这一生,好像看不到母亲回头了。

    原本嘻嘻哈哈的好基友元稹脸上的笑容消失,白兄的母亲真是固执啊!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