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食小当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美食小当家 第304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楚云风的话让车老一下就来了精,之前周奶奶电话里也没怎么说清楚,自己还以为是有人想要了解一下这道菜的历史。更多小说 LTXSDZ.COM

    可是没想到竟然是有人想要复原这道菜。

    “哈哈,没问题,你的所有疑问我这里都能够给你答案,但是我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复原这道菜,我要成为第一个品尝它的人。

    你同意吗?”

    第四百六十八章:千古冤—“麻婆不麻”

    “没问题,就是您不说,我也会邀请您品尝的,毕竟您对这道菜原本的味道最是熟悉。”

    车老的要求楚云风不仅欣然答应,而且也很高兴,本来自己就有此打算,现在更是没问题了。

    “哈哈,那咱们就说好了,一言为定。”车老笑起来像个孩子一样,仅剩的几颗牙齿都露了出来。

    “对对对,一言为定,我们也要第一时间品尝一下。”潇潇和艾艾立刻附和了起来,生怕楚云风将她们给落下。

    “车老,那您就给我们讲讲呗,这道麻婆豆腐的历史,我真的是特别好,要不是找到您啊,我还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碰。”

    对这一点儿楚云风可是感慨颇深,这么大的城市里面想要找到对20年代的生活还有记忆的人可真的不容易。

    而且还是对万福桥这家老店有深刻记忆的人,那绝对是像大海捞针一样,5天的任务时间,今天已经是第二天了,看样子自己应该来得及。

    “好,那我就跟你们好好讲讲这道菜的具体来历,顺便也帮这‘陈麻婆’平一下反,别人发明了现在的这道世界名菜,却还要背上一个黑锅,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哈哈……”

    平反?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吗?

    怀着强烈的好,三人开始听车老讲述了起来……

    “年的时候,陈氏跟他的丈夫陈春福结婚了,两人从乡下来到蓉城打工,由于两人一没什么文化,二没什么技术,三没什么本钱,这怎么去谋生呢?

    于是两人将这蓉城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转了一遍,然后发现北门外有一座万福桥,而万福桥的旁边有一排烂兮兮的房子,有很多人在这里做生意。

    这个口子来来往往有很多的人,无论是进城还是出城都需要从这里经过,特别是挑夫很多。

    这些人挑着粮油,推着小车,抬着滑竿,歇脚的、打尖儿的人多不胜数,很多人走到这里的时候都会吃个饭、喝个茶什么的。

    于是两人发现如果在这里开个小饭铺的话,生意一定会很好。

    于是2年的时候,两人在这里租了一间小铺子,就这样开张营业了。

    开这家饭铺的时候,陈春福想到这个路口生意这么好,那就有兴旺的势头,于是就给这家店取名叫做“陈兴盛饭铺”。

    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本人姓陈,希望这个寄托着他们一家希望的饭铺能够兴旺发达。

    于是陈春福便在外面吆喝客人,而陈氏则在饭铺里做饭。更多小说 LTXSFB.cOm

    一开始,两人没什么本钱,而且从农村出来的人也不会做一些什么特别好的菜,但是两人很勤劳。

    主要就是做一些豆花儿、时鲜小菜、泡菜和自己腌制的萝卜干等等小菜,这些东西看着虽然“偏小”,但是却刚好是这些贩夫走卒们最喜欢的食物。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便宜好吃,而且吃起来很方便!

    这里卖饭的饭铺很少,加上他们的豆花儿和泡菜都做得很好,味道特别地道,于是来吃饭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挑油和挑粮食的挑夫,进城在油行和粮行里卸完货之后,出城走到万福桥这里的时候,肚子都已经饿得不行了。

    这走回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所以得先吃点饭才行,于是他们都来到了陈兴盛饭铺,聚在一起吃饭。

    那个时候挑油使用的都是竹子编制的竹篓子,这些挑夫就将竹篓子里面剩下的油,也就是篓子里的底油,一些油渣渣,倒进了一个小盆里。

    然后隔壁王姓豆腐店去买了点儿豆腐回来,请陈氏帮忙烧制一下,给一点儿加工费即可。

    陈氏欣然接受了这样的方式,就用自己炕制过的辣椒面(sc地区叫做糊辣椒),加上一些花椒开始烧制。

    做出来的豆腐吃起来又麻、又辣、又烫,得到了这些挑夫们的好评,当时被大家叫热情地做“麻辣烫”,这生意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好。

    这些挑夫里面有部分人,由于长期从事这样的体力活,这肚子里不见一点儿油荤味可是不行,于是便去周围的肉铺上割了一点儿猪肉回来。

    由于陈氏为人比较和善,当这些挑夫将猪肉拿来的时候,也欣然地愿意帮他们加工,于是便想到了将猪肉用来跟豆腐一起来烧制。

    为了更好的入味和让猪肉更容易烧熟,于是陈氏就将猪肉切成小片来烧制,这烧出来的味道更加的美味了,让许多人直呼吃得过瘾。

    另外一批挑夫口味儿比较刁钻,更加喜欢吃牛肉,于是便去割了一些牛肉回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蓉城地区是不吃水牛的,吃的都是黄牛,所以这割回来的自然都是黄牛肉。

    陈氏看到牛肉的时候有些犯难了,这牛肉跟猪肉可不一样,牛肉是不容易做熟的,最后便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将牛肉给剁成颗粒,然后用菜籽油先将它给炒酥。

    在烹制的豆腐快要熟的时候,将这些酥烂的牛肉碎放进去,然后再去饭店后面的菜地里掐点儿蒜苗切了之后丢进去。

    这样做出来的豆腐,可是将这些挑夫们的口味给完全征服了,大家纷纷表示这个味道简直是太绝了,好吃得不得了。

    从这一刻开始,这陈兴盛饭铺做的豆腐便彻底的出名了,来吃饭的人是越来越多,大家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了他们家做的豆腐风味非常的好。

    于是乎,这出名了的豆腐便要开始起名字了……”车老喝了一口水,看着眼前三双好的眼睛,笑了笑接着说道。

    “这就是我一直在研究的地方,也是最近才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

    那就是这豆腐虽然做得麻辣鲜香,但是这陈氏却“不麻”,意思就是这陈氏的脸上其实是一点儿“麻子”都没有,那你们知道这“陈麻婆”的叫法是怎么来的吗?”

    车老说到这里故意不说了,开心地看着三人,就是故意吊大家的胃口。

    “车爷爷,您就快说吧,我给您捶捶腿。”

    “车爷爷,我给您按按肩,您快讲讲吧!”

    潇潇和艾艾极其会来事儿,马上开始进行情感攻势……

    “好好好,哎哟,停停停,你们俩快要把我这把老骨头给拆散喽……

    其实啊,这脸上有麻子的人是陈春福,他脸上坑坑洼洼的,所以大家都叫他陈麻子。

    而陈氏呢因为嫁给了陈春福,按照过去社会的旧习俗,就要随夫家的姓,所以大家渐渐地就开始叫陈氏为“陈麻婆”。

    而这豆腐越来越有名,大家也就开始顺势叫起了“麻婆豆腐”。

    这就是这道菜名的真实来源……”

    第四百六十九章:失去灵魂的豆腐

    “哇塞,长见识了啊,吃了这么多年的这道菜,现在才知道它名字的真实来源。”潇潇眨巴着大眼睛,对车老的见解佩服不已。

    “天哪,这不是豆腐西施吗?

    我一直以为这陈麻婆是个脸上麻子很多的人,关于这件事情外面流传的版本可是太多了。

    好多人说她脸上有几颗麻子,也有人说她脸上是白色的麻子,甚至还有说她脸上全是麻子……”

    艾艾也是惊讶万分,车老的话有理有据,让人一听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因果关系,这陈麻婆还真是冤啊,被大家误会了这么多年。

    “哈哈……还有一件事我也考证清楚了,那就是这陈麻婆的具体姓名。

    之前可是没有人去专门考究她的名字,所以关于陈麻婆的姓氏一直都是一个谜,有些书里面说她姓王,也有人说她姓李,反正各种姓的都有……

    但是最后从文史馆那里才了解到了陈麻婆的真实姓名。

    这陈麻婆的名字不仅好听,而且根本就不是现在这些记载里面的姓氏。

    她其实姓温,叫温巧巧!

    这温巧巧不仅名字好听,而且人也白净漂亮,很有亲和力。

    最让人难受的是,这温巧巧被人叫做麻婆50多年了,而且这道菜在英,法,德语不知道怎么翻译麻婆两个字,最后没办法居然用拼音的麻婆。

    不得不说这道世界名菜还是留下了一丝遗憾。”车老颇有些惋惜地说道。

    “就是嘛,陈氏这么好听的名字,叫巧巧豆腐多好。”潇潇扁着嘴说道,也替这温巧巧有些不平。

    “这绝对是近代的豆腐西施,我觉得叫做西施豆腐也挺不错的,麻婆豆腐这四个字,现在听起来感觉怪怪的。”

    艾艾忽然觉得现在的这个名字有些老土了,一点儿也不符合它真实的气质。

    “其实我更好的是它的做法和味道,车老,您赶紧给我们讲讲呗?”

    楚云风这听了半天故事一直没有等到对自己最关键的部分,开始有些心急了起来,故事确实是好听,但是这还没入正题呢。

    “哈哈……不着急,我马上就开始说了,这就要从20年代的时候说起了,那会儿啊,我和我的几个同学,经常一起去吃他们家的豆腐。

    但是呢,那个时候都是穷学生,没什么钱,想要吃一顿豆腐的话,一个人的钱可是不够的。

    于是大家就“打平伙”,这个意思你们应该都懂,那就是凑份子大家一起吃。

    在那之前,陈春福因为早逝,温巧巧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忙不过来,所以就请了一位叫做薛祥顺的师傅来店里掌厨。

    温巧巧一边带孩子,一边在店里帮下忙,这样才让这家店持续地开了下来。

    这薛师傅人长得高高大大的,长方形脸,稍微有些瘦,平时不善言辞,一直在店里默默地工作,为人很是诚实朴素。

    特别是天气冷起来的时候,他仍然还是穿着一双线耳子草鞋,永远都是那件沾着油的蓝布衣裳。

    我们那时候都是分开去买食材,有的打清油(菜籽油),有的去割肉,之前说过了,是黄牛肉,然后将这些东西交给薛师傅。

    跟他说有几人吃饭之后,他就开始在他的灶台上做起来了。

    那个时候的这间豆腐店,就只有方桌和长板凳,条件可是简陋得很,我这人喜欢看人做菜。

    所以每次薛师傅在灶台上做菜的时候,我都会盯着看,久而久之,我也学会了这道菜的做法。

    但即便是我后来所用到的食材比他多,调味料比他丰富,但是做出来的味道确是没有他做出来的好吃。

    后来我总结了一个原因,那就是火候的问题,这火候二字对于这道菜简直是太重要了。

    后来947年的时候,这万福桥被水冲垮了,这家豆腐店也被冲没了,然后就关停了不少时间。

    直到957年的时候,它搬到了梁家巷二道桥,后面又般到了玉龙街,还请了名人写了个招牌。

    但是这生意就此一落千丈。

    这是因为这个时候做这道菜的时候,用的是猪肉,而没有用黄牛肉,这自然就少了很多的香味,这道菜的灵魂便彻底没有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薛师傅所用的那把做这道豆腐的小铲子,本身就只有两寸见方的长度。

    这经年累月地使用,到了最后,也就剩下了不到2/3了,这是铁棒磨成针的精啊。”

    车老回忆当年的时光,很是有些唏嘘。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