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198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先前他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毕竟他那么多老兄弟家中的孩子,都是送到边关之后,除了生死之外再无其他音信。『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可如今和陛下的女儿这么一对比起来,怎么就显得他儿子这么不孝顺呢?

    嬴政已经从蒙毅的表情上看到了他的回答,于是心中的满足感更快愉悦了。

    “一骑红尘帝王笑,无人知是羊羔来。”

    嬴政念着赵不息写在信上的诗句,不由轻笑一声。

    他为帝王自然要享受天下最好的东西,不息这一句倒是写的没错。

    “吩咐膳房,今日中午把羊给烤了吧。”

    嬴政愉悦的吩咐完身边的侍人之后,这才又从桌面上拿起了蒙恬寄给他的信。

    说起来这还是蒙恬第一次以私人名义给他寄信往常,都是加盖了军印的加急信件,这次罕见没有加盖军印。

    [禀陛下,臣蒙恬……十五公主作战英勇……破五百人……俘虏三百人,得牛羊一千二余……臣当如何?]

    整篇信从头到尾只传达了一个意思——陛下,你女儿太厉害了,臣挫不了她的锐气。

    嬴政嘴角扬了扬,先是心想他的女儿自然是文武双全。而后迅速反应过来之后,嘴角又压了回去。

    这逆女打仗也这么厉害,那岂不是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往战场上跑?

    嬴政紧皱眉头。

    脑子中已经出现了日后身穿帝王玄袍带着高高冕冠的赵不息听到有外敌侵犯立刻兴高采烈的从龙椅上冲下来提着剑就要往沙场上冲的可怕场景。

    被心中浮现的可怕场景惊了一跳,嬴政连忙打断自己的思绪。

    不行,大秦的天下一定又不需要这逆女亲自去冲锋陷阵,大秦这么多忠臣良将足够这逆女去用了。

    得想个办法让这逆女知道,身为天下的主人,只需要驾驭天下人就足够了,不要一心只想着在战场上争那匹夫之勇。

    嬴政提笔写信,让蒙恬给赵不息分出一股兵马,给她多安排几个难缠的对手!

    好好的帝二代不想着继承家业,只想着在外面闯荡,一看就是社会的毒打挨少了!

    从九原到咸阳送信过去,即便是一路快马加鞭也要用七日的时间。

    蒙恬觉得自己已经等不及陛下的指示了。

    此时的蒙恬看着自己面前这成堆的粮食发懵。

    “哎,蒙大将军,你听我解释。”赵不息一脸的懊恼。

    蒙恬已经对赵不息的套路十分熟悉了,他平静的等着赵不息再找一个理由出来搪塞他。

    “就是我觉得匈奴打仗肯定也需要粮食,所以我就和我的门客吕雉和张良商量了一下,觉得匈奴运输粮草肯定要走这几个方向,然后……”

    赵不息十分懊恼:“其实都怪我,我这个喜欢截人粮道的毛病是改不了了,我一看到匈奴运粮的军队,我就忍不住冲上去把他们给抢了。”

    匈奴的战术一向是边打边吃,以前都是他们入侵中原,在中原的土地上烧杀抢掠,仗打到哪里就抢到哪里,用中原的粮食养他们的军队。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

    可这次的战场是在关外,在匈奴自己的土地上,他们又不能就地抢夺自己人的粮食,所以也必定只能从后方运粮草过来。

    吕雉返回赵不息身边的时候,不仅带着数以万计的牛马,还带着匈奴的详细地形图和大量匈奴部落的内部消息。

    再加上有张良这个虽然自身带兵水平不行,但是点满了理论,还是武庙十哲之一的谋圣在身边。

    赵不息、吕雉和张良三个人一谋算,就算出了几条匈奴可能的运粮路线。

    都知道对方运粮食的路线了,还不上去抢一把,这还是人吗?

    如今的赵不息兵职已经升到了都尉,手下可以带一千人,正好赵不息从咸阳带来了一千骑兵,这些骑兵就是赵不息如今的班底。

    这一千骑兵都是河内郡人,对赵不息忠心耿耿,这几年吃喝不愁,个个都身高八尺十分健壮,身上的装备更是由赵不息参照唐朝玄甲军的配置的,连他们身下的战马都是赵不惜从自己手底下所有的好马之中选出来最健壮的一群马,马身上都披着一层铠甲,乃是这个时代还从未出现过的重装骑兵。

    ……然后赵不息就带着这一千人,把匈奴五千人的运粮队伍给冲了,把粮食都给抢了过来,人都给杀了个干净。

    现在的匈奴穷的要死,勉强凑出来还能背得动人的战马,全都在前线打仗,负责运粮的这些骑的都是些劣马,哪里够重骑兵冲撞呢。

    “总之,事情就是这样了。”赵不息一摊手,看着蒙恬,料定了他对自己没办法。

    蒙恬:“……”

    一千打五千,打赢了,还抢了一堆粮食来,他能说什么?

    只能给赵不息升职加薪喽。

    而且要记下的军功还不是一点半点,截粮道,这可是能左右此战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蒙恬叹了口气,觉得自己老了。

    从辽东郡那边发来的战报来看,那个叫韩信的小子已经将匈奴打的节节溃败。

    而在自己这边,今年才十五岁的不息公主又把匈奴当成鸡来杀。

    这两个人的风格倒是不同。从战报上看,那个韩信应该是重谋略,伏击了匈奴几次之后彻底打退了匈奴;而在自己这边,十五公主却和王贲跟他说的不太一样,王贲说十五公主也擅长兵法,可蒙恬看着,赵不息这段时间用兵法的时候倒是不多,多是凭借自身的武力和自己军队的碾压力直接在匈奴军队中横冲直撞。

    哦,喜欢截人粮道这一点倒是没错。

    “匈奴的粮草已断,如今是我们乘机而入的时机。”蒙恬想陛下的命令想的头疼干脆就不去想了,教导孩子的事情还是让陛下自己想办法做吧,他是大将军,只负责带兵打仗。

    缺少了粮草的匈奴果然慌张起来,原本在军队数量上他们就比不过秦军,如今又经历了削弱战马和截断粮草两重打击,军心已经涣散,在秦军的猛攻之下节节溃败。

    议和和反对议和的声音整日充斥在头曼单于的帐篷内。

    匈奴后方的营帐之中。

    二十三个部落的匈奴王都安静的坐在这个帐篷中,视线齐刷刷的盯着站在最中央的那个人。

    可这个帐篷并不是头曼单于的帐篷,站在最中央的那个人也并不是匈奴的现任单于头曼。

    “诸位,我们是天的子孙,身体中流淌着狼的血液,而今却被懦弱宛如牛羊的中原人欺凌,难动你们心甘情愿放弃我们世世代代跑马的草场,被中原人逼的狼狈逃去寒冷的北地吗?”

    身披狼皮大衣的冒顿慷慨激昂地发表自己的演说,义愤填膺,每一句话里的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

    “这几百年来,中原人一直被我们世世代代的掠夺,他们生来就是牛羊,我们匈奴生来就是草原上的狼,狼就要吃羊……只要我们打败秦人,那中原的财富就是我们的。”

    在场的二十多个匈奴部落的王逐渐随着冒顿的话语而身体前倾,眼中随着他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描述而冒出贪婪的火焰。

    “秦人兵强马壮,难道你有什么办法能打败他们吗?”

    还是有人保持理智的,问出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

    冒顿大笑:“我既然敢请诸位过来,当然就有对付秦人的方法!”

    因为头曼单于对秦的失败加上他懦弱的态度,让一部分心声不满的匈奴部落比历史上更早的靠拢向了有铁血手腕的冒顿。

    冒顿,这一位成吉思汗的前人,第一位统一草原的王者,正在逐渐显露他极强的战争天赋。

    第22章

    “秦人的兵力都在前线打仗,剩余的防守兵力也尽数驻扎在九原关,是故其他地方驻军必然不多。秦军只以为凭借地势之利便可阻挡我们的骑兵,可惜,他们却忘了我们就算没有骑兵,也是草原上最凶猛的野狼!”

    “这断玉关因周遭地势宛如被截断成两半的玉佩而闻名,地势险要,不便跑马,所以这么多年,我族从未自此关入侵过。是以这里的守军必然不多,我等只要在半日内能攻破此关,则可长驱直入,绕后从后方打开九原关的城门,让我族的骑兵长驱直入,将战场改在中原人的地方上。”

    “进入了中原以后,我族就可以肆意抢掠,中原人向来爱惜自己的地方,他们自然就会回撤将攻势转为守势,则我族的危机就可以化解了。”

    冒顿趴伏在草丛中,双目紧紧盯着不远处的小关卡,对趴在他左右两侧的两个大部落的匈奴王解释道。

    虽说这样只能化解匈奴如今的危机,而远远到不了冒顿想要的反过来压制秦的效果,可冒顿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尽管他不想承认,可不得不承认如今大秦的确比匈奴要强上一些。

    不过没关系,他还很年轻,而大秦的皇帝已经不年轻了,他是草原上初升的旭日,大秦的皇帝虽然现在骄阳似火,可以后他的光芒只会逐渐暗淡了。

    冒顿是草原上最凶恶也是最狡猾的那只野狼,正如他能隐忍多年等待一击毙命的时机到来才去篡夺他的父亲头曼单于的权力一样,冒顿如今也不介意再等上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去继续力量,日后再行掠夺中原。

    他身侧的两个匈奴王眯着眼睛去看不远处的那座小关,小关不大,甚至可以称得上简陋,城门上面挂着个“断玉关”的牌子。

    这个地方距离易收难攻的九原关并不算太远,可周围的地势却十分险要,只能人走,马是跑不过来的,放在平日,这等不能跑马的地方是被匈奴第一个排除的。匈奴主要的战力就是骑兵,要是一个地方连马都跑不了,那匈奴的战力就会被削弱八成。

    可如今匈奴本身已经没有多少能上战场的战马了,这座断玉关虽然没有路直通中原,可有一条路是通着九原关的,只要打下来这座小关,就可以绕后攻打九原关,逼迫秦军不得不回防。

    如此一来,匈奴的困境就可以解决了。

    “我等带了八千儿郎,这是我们七个部落之中三分之一的青壮了。”冒顿左侧身穿半袖兽皮的壮汉闷闷道。

    冒顿舔舔舌头,眼中闪过暴虐:“足够了,这么一个小关,守关的士卒绝不超过三千人。”

    “登城之后先灭狼烟,绝对不能让消息传出去,我等占据了断玉关之后,立刻屠城,封锁住消息,才能顺利再打九原关一个措手不及。”冒顿是草原上的第一名将,他的思虑十分周全。

    周全的计划总能给人安全感的,听到冒顿的吩咐,其余人纷纷精一振,心下的底气更足了。

    匈奴人冒出来的时候,断玉关的守兵都惊呆了,丝毫想不通匈奴是怎么过来的。

    他们这里也是三面环山,别说马了,人要爬山过来都不容易。

    有人高呼出声:“敌袭!敌袭!”

    顿时惊起了一关的守军,在这里镇守的秦军只有千人,面对数倍于他们的匈奴,秦士卒不禁将目光投向了此关的守将,周禀。

    周禀自咸阳来到九原关之后,立下了一些功劳,蒙恬又觉得他年纪大了,不太适合冲锋陷阵,又有一肚子治理地方的学问,在军营之中做个将领太可惜,就将他分到了断玉关做守将。

    断玉关地形特殊,没有匈奴的威胁,很适合周禀在此开学堂教授学问,为边塞培养一些人才,边关不缺武将,缺的是能治理地方的文官。

    一刻钟之前,周禀还在学堂之中教《春秋》,接到副将消息之后,周禀甚至连儒袍都没来得及换,就握着剑冲上了城墙。

    望着城墙外浩浩荡荡如乌云一般的匈奴人,周禀的脸色煞白。

    他虽是儒家弟子,可也学过一点兵法的皮毛。

    关中只有一千守将,可关卡至少有五千以上的匈奴人。

    断玉关并不是个大关,城墙也不算高大,甚至城中连弓箭都没有多少。

    守不住。

    周禀的脑子中瞬间就划过了这三个字,可他抬起头,看着周围惶恐的士卒,周禀煞白的脸色又坚定了起来。

    他是秦的臣子,是儒家的弟子,是如今断玉关内唯一一个读完了《春秋》的人。

    周禀沉吟了片刻,平静道:“我们必须守住断玉关,断玉关后,就是大秦的土地,断玉关内,是我等的妻儿,大秦的土地一寸也不能让,我等的妻儿……也只能依靠我们手中的矛了。”

    “只要守住半日,援兵就能赶过来,断玉关就能守住了。”周禀的表情镇静,可他按着剑的手已经在微微颤抖了。

    城墙下的敌军各个身材魁梧,一看就是匈奴的精锐,而自己这方最精锐的士卒都在前线,驻守在断玉关的都是老弱病残,面对八倍于自己的敌人,能守住吗?

    周禀不知道。

    可周禀知道,昔日儒家的圣人孔子周游列国,多次被敌人包围,生死一线,可孔子未曾泄气过。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