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 第153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因为有了这样的关系,宁知渔跟老叶家走的近一些,也就顺理成章了。01bz.cc

    在村子里要来的宅基地得自己出钱盖房子,宁知渔老家的房子是要回来了,当年没收的家当虽说已经没有,不过上边给了补贴。

    刚好用那补贴盖上个三间瓦房,给宁简舟将来娶媳妇是够了。

    新房子没盖好,宁知渔祖孙俩暂且跟宁家贤住在一个院子里,白天他们仨一起去牛棚那边忙着养蚕练武的事儿,晚上一起回来休息,倒是自在。

    之前住在这院子里的舅舅张来福腿脚已经灵便,在老叶家人回村之后,只在当天晚上一起吃了个大团圆饭,次日便回了石桥村。

    养蚕倒是不耽搁,石桥村跟十方院是邻村,采摘桑叶也方便,到时候收获了直接送来就成。

    知道宁宛惦记着两位爷爷,叶超每天都会早起过来劈柴挑水清扫院子,把活儿都干了。

    两位老爷子对叶超是越看越满意。

    宁宛趁着肚子还不算大,忙活着在院子的空地上种了些果树,等来年结了果子就能直接摘来吃。

    这几年不能随便做买卖,所以宁宛一样只种植一棵,够全家吃的就好,多了无益。

    转眼到了十一月中旬,秋收完毕。

    队里给社员分了分地瓜、土豆以及大白菜、冬瓜跟辣菜、圆茄子。

    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辣丝子,一周之后开坛就能吃。

    这东西可是本地人餐桌上的一道特色,不仅色香味俱佳,还能提通气、增进食欲。

    之前村儿里的男人们都喜欢拿辣丝子做下酒菜,今年虽说很多户人家都靠着养蚕赚了钱,但还是离不开这口儿。

    而且因为赚了钱,做辣丝子的时候更讲究了。之前舍不得放花生米的,现在能放上一大把。

    这么好的东西,老叶家自然也不例外。叶超的刀工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老叶家的辣丝子在村子里可以算的上是最细最匀称的。

    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了仨小时切配好。剩下的就交给张喜凤来做。

    六坛子辣丝子,等够了时间,现吃现取。

    叶超吃了早饭去上班,趁着这几天地里不算是太忙活,牛金芳故意拖沓着没跟叶爱国他们一起出门。

    等家里人该走的走了,牛金芳捧着个书本站在了西屋门口。

    “弟妹呀,弟妹,歇着那?”

    宁宛听见动静出来,诧异地看着牛金芳,“嫂子,有事儿啊?”

    “弟妹啊。更多小说 LTXSFB.cOm”牛金芳笑呵呵上前,将书本往前递了递,“你那什么,有空没?我想识字儿,你一天教我俩,成不?”

    顿了顿,她又道:“一天教一个也行,凑你的空儿。”

    宁宛意外的眨眨眼,她没想到牛金芳竟然还是个好学习的,就是之前没发现有这觉悟。

    原本她在家里待产也无聊,教大嫂自然不是问题。

    “嫂子,你想什么时候开始?我有空。”

    牛金芳惊喜,“今儿就成,我待会儿干完活儿回来,咱就开始,成不?”

    她说着,将手里的书塞给宁宛,“弟妹啊,这是我问丽丽她老师借的书,学完再还她。”

    不等宁宛翻看,牛金芳朝着堂屋门口瞧了一眼,赶忙往大门那边跑去,生怕婆婆看见她还没走以为她偷懒。

    宁宛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牛金芳的背影,随即翻看了下手里的书本。

    额,高年级的算术?这怕是老师随便拿了本书敷衍的吧?

    第5章 不能说那字儿

    宁宛不是看不起牛金芳,主要是现在的形势都这样。

    一般村子里的社员没几个识字的,大家都是文盲,谁也不笑话谁。

    就算是有些人上过扫盲班,这整日里去地里干活受累,那些认识的字儿也早就就着吃的喝的咽没了。

    当然,或许牛金芳是例外,也许真会很多也说不准。

    为了预防万一,宁宛回了西屋准备自己先编写点儿初级学习知识。

    到时候家里或者村子里谁想学的,谁就拿去用。

    知识需要传播,知识可以强国。

    大家懂得多了,思维拓展了,将来才能够奋发向上,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宁宛一连写了两个多小时,足足十多张纸,每一张上面写的内容都很详细。

    她先准备的是语文,至于算术那些东西,得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之后,从应用题开始抓起就成。

    看着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宁宛成就感满满的。

    说起来,要不是这个时代出书不给稿费,她都想趁着业余时间写点儿小说或者菜谱什么的,赚稿费钱了。

    不过,今儿牛金芳的举动倒是也提醒了宁宛,再有一年多就恢复高考。

    身为宁婉婉,她还没有大学文凭。再者,叶超也不可能一辈子在国营饭店里做厨师。

    将来国营都会转私营,总得提前做些打算。

    中午,牛金芳下工回来。宁宛将自己编写的学习材料以及那本书一并交给她。

    跟牛金芳交流之后得知,她的文化水平暂时停留在学前班。

    宁宛便告知,那本书暂时不合适,可以先归还给老师。等以后用到了,再去问人家借来。

    牛金芳倒是没多想,她啥都听宁宛的。当天就把书归还了,还学会了“oe uu”六个韵母。

    宁宛说了,学会这些看上去跟蝌蚪一样的东西,将来就算没老师,也能查字典认字儿。于是牛金芳立即来了斗志,做饭吃饭时嘟囔,睡觉时嘟囔,说梦话也嘟囔。

    家里人耳濡目染,没专门跟着学习的人也把拼音表混了个七七八八。

    等半个月之后,牛金芳学会了所有拼音,宁宛当着全家人的面儿考她看拼音读陌生字。

    结果牛金芳全都读对。

    这下张喜凤红了眼,也嚷嚷着要跟宁宛学。不管叶绍行说啥好听的,她直接单方面辞退了叶绍行,重新拜师宁宛。

    叶爱国不好意思让宁宛教,每次都是等下了课他再问自己媳妇。

    总之,老叶家的人学习氛围贼好,不光大人认学,孩子也认学。

    以至于期末考试的时候,叶丽丽跟叶秀娟全都拿了各自班级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她俩放学时候拿着老师手写的奖状,乐呵呵地围着全村走了一圈儿才回家。

    “三嫂,我考了双百!”

    “三婶婶,我也双百!我还得了大红花!”

    俩人几乎同时出声也同时进门。

    天气冷,说话的时候,嘴巴喷出来的都是白气。

    宁宛从西屋出来,肚子已经圆滚滚,走路时候相当小心。

    她脸上挂着笑,“晚上一人奖励一个猪蹄儿!”

    听见好吃的,叶秀娟跟叶丽丽全都亮了眼睛。

    厨房里,张喜凤忙活着炖猪蹄。

    这猪蹄还是叶超头一天借着饭店的势在肉摊儿买的,统共四个。

    当然,除了猪蹄儿之外,还买了猪棒骨。

    这一顿就是给家里人打打牙祭,给宁宛补补身子。

    等再过上五六天村子里杀年猪,能多买点儿。

    张喜凤把锅盖盖上,听见外面动静,立即掀开棉布帘子冲着院子喊:“放学了不进屋,在外面冻死个人。你俩冷就算了,还带着你嫂子……”

    “妈,不能说那个字,马上过年,别不吉利!”叶秀娟张口打断张喜凤的话。

    张喜凤一愣,在心里默默地把刚刚说的重新默了一遍。

    哦对对对,大年底的,不能说冻死……啊呸呸呸!

    “快进屋,丽丽烧火,小娟摘菜。”张喜凤又呛了一嗓子,随后声音放缓,“婉儿啊,快去炕上歇着,炕上暖和。”

    宁宛并不觉得冷,菜古玉的控温能力不是盖的。

    要不是为了不显得突兀,宁宛现在穿裙子都不待冷的。

    不过为了合群儿,她也跟别人一样,穿着棉花做的棉衣裤还有黑色绒布棉鞋。

    “知道啦知道啦。妈,我得了奖状你都不夸两句。”

    叶秀娟边往厨房走边抱怨。

    张喜凤撇撇嘴,“咋地?那张纸儿能吃饱肚子还是能穿身上?竟整那些没用的,快点儿干活。”

    叶秀娟的嘴巴撇的更夸张了些,没得到想听的夸赞,她憋闷。

    跟在其后的叶丽丽眨眨眼,将到嘴边的跟叶秀娟一样的词儿咽了回去,然后又换了一句。

    “奶奶,这上边写的是什么字儿呀?”

    “嗯?”张喜凤一愣,问她什么字儿?这可难不倒她。

    来了兴致,张喜凤接过叶丽丽手中的奖状,两只手很郑重地拿着看。

    “丽丽不认识呀?奶奶给你读读。”

    张喜凤难得用如此温柔的声音跟叶丽丽讲话,她清了清嗓子,道:“这俩大字儿念奖犬。”

    “啥?念啥?哎呦妈耶,笑死我了,哈哈哈哈,肚子疼,疼。”叶秀娟站在旁边捂着肚子,夸张地笑。

    宁宛也没憋住,但笑的比较含蓄。

    “我的妈耶,都说了奖状奖状,你咋还念狗?”叶秀娟笑出眼泪来,一手抓着奖状一手擦眼角。

    张喜凤的老脸一红,“个死孩子,呸呸呸,不说那字儿不说那字儿。”

    在场其余三人:……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