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54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黄豆低矮和先时的油菜收割没有什么两样, 芦粟枝干硬, 用上镰刀砍断枝干扛回家,两者要二次加工, 再进行果实的采摘。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

    天方才亮杜衡和秦小满便下地去把芦粟给砍了, 待到辰时左右, 一亩地里像举着火把的高粱已经尽数倒地。

    秦小满把高粱捆成一捆柴火般,扛起放在黄牛身上。

    乡间田地上板车用不了, 除却村里的主路外, 其余的都只是能过一两个人的窄路, 板车两大个轮子根本就没法通行。

    要是板车能来,三两趟芦粟就全部拉回家了。

    而下单靠牛驮的话,起码得多跑两回。

    于是砍了一半的芦粟秦小满就开始把庄稼捆在牛身上赶着送回家去, 留杜衡一个人在地里砍芦粟, 如此等他芦粟砍完了, 这头也差不多运完。

    有牛帮着驮运, 总是好过全靠人力扛回家, 一个肩头大不了挑两捆芦粟,这就要跑好多趟了。

    七月的天气正是热火朝天,辰时就已经开始热了, 若是活儿不赶着在太阳大肆出来前干完收活儿, 在地里皮都能晒掉一层。

    一到这个时节里中暑昏倒在田地间的人多的是, 家里也是常备着马兰,冲泡着水清热消暑,要么就是苦的人咂舌的野茶。

    秦小满小心的拾腾芦粟,成熟了的庄稼不轻手些果实都给打掉了,损了一粒一颗都叫人心疼。

    杜衡穿了件把身体遮盖的严实的衣衫,却也不能全然抵挡住割人皮肉的芦粟叶子,这枝叶根玉米的叶子一样,微有些割人,飞虫蚱蜢的也多,一双手和手腕尽数是一条条的红痕,又痒有疼。

    庄稼枝叶上的灰尘,汗水又出来浸着身子,总之是极不舒坦的。

    他憋着一股气,不敢歇息的把地里的芦粟全部给砍完了才松懈。

    农活儿一旦停下就再不想干了,比起在家里安然坐着读书,这些活计属实要累太多。

    前些日子一直都养着睡前和晨起读书的习惯,今儿秦小满原本是不让他来下地的。

    可念着一亩地的芦粟,若小满一个人忙活必然是要折腾许久,两人一道出来,太阳再晒人前就收完了庄稼,这比小满在外头晒太阳强的多。

    芦粟的果实可以磨成粉做馒头,做面条,但味道不如何好,价格自也比白面和稻米的价格要低,是穷人家饱腹的选择。

    虽芦粟的果实价值算不得高,可对于农家人来说浑身都是宝,这承载果实的芦穗再摘除果实以后可以捆扎成好用的扫帚,芦杆和芦根以及叶子都能做柴火。

    低矮的黄豆价格虽高不少,可摘除豆子以后,也就只能做柴火了。

    今年一亩地的芦粟和黄豆,产量也还都不错,一石多些差不多一石半的模样。

    油菜是今年这三样庄稼里产量最高的,但是总得来说都已经超过了秦小满的预期,高兴归高兴,毕竟有了油菜的高产量在前头,后头两样庄稼产量好他也没有高兴的吃惊的程度,心态平和了不少。

    “你们家的黄豆长得真好,浑圆浑圆一颗,干瘪的也不多。「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你大哥跟我说起,还说明年也想种些黄豆咧。”

    午后天气最是热的时候,家里收的高粱和黄豆从植株上剥下以后都晒在里院子里,一片红的,一片黄的,颜色不刺眼,却是足以让只有守着玉米和稻谷的人家眼红了。

    孙东梅带了个草帽,她料理完了家里活儿计,秦伟出门去了,男人不在家她也没心思午睡。

    这朝空闲了便过来走走,听说两口子的芦粟和豆子收成都好,过来瞧瞧也找小满唠嗑。

    太阳大,收回来的黄豆植株和芦粟两个太阳就晒的焦干,天儿没有要下雨的意思,秦小满也没往柴房里收。

    主要是柴房他还想空点位置,得空了去私山上把那些木头树枝的收回来放,这庄稼枝干不禁烧还蓬松占地方。

    先时收的春笋外衣和油菜就已经占了不少地方了。

    秦小满预备着得空给甩到屋檐下堆着,等秋收后拿去做田产税缴纳给县里,左右县里也是要柴火的。

    孙东梅过来时,杜衡和秦小满也没有午睡,吃了饭两口子正在堂屋门口用芦穗扎扫帚。

    “大嫂,快来屋里坐。这堂屋门口最是凉快了。”

    “可不是嘛,家里也是就属这儿最凉快,时时还有风吹过。”

    孙东梅瞧了黄豆又看芦粟,农户都喜欢看这些东西。

    瞧的够了才朝屋里那边去,杜衡见状起身去给孙东梅倒了杯凉茶水吃。

    “扎了不少嘛。”

    孙东梅看着地上摆着的上十把扫帚,捆的很扎实,芦穗也修剪的齐整:“可是要拿去县城卖?”

    秦小满递了条凳子过去,他拍了拍扫帚:“我相公做的,他手巧,捆的比我的好看。反正芦穗不少,自家里用不了这么多,拿去县城里还能卖上十文一把咧。”

    孙东梅笑眯眯的:“你们俩可真能干。”

    杜衡看着剩的芦粟不多了,看着两人唠嗑,他一个男子便撤了,说是回屋去午睡,实则是去看书。

    两口子心照不宣,读书这事儿没必要拿出来嚷嚷,若是考的中也就罢了,要是考不中嚷的外头的都晓得了,张口闭口的说道也没意思。

    “大嫂你拿一把扫帚过去使呗,新扎的扫地扫的可干净。”

    “我过来走走,咋好又拿东西。”

    秦小满笑着塞了一把过去:“说的什么话,自家人。”

    孙东梅笑了下,把扫帚放在了旁边,屋檐下没有男子,两人也便闲聊起来。

    “这眼见着又要秋收了,我每年到这时候既是高兴又心慌,秋收的时节最是乱的时候。”

    鱼龙混杂,丰收的季节里偷东西的小贼最是不安分,还贫瘠萧条些的地方还有山匪下山抢东西。

    不过好在落霞县虽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好歹是没有土匪作祟,但是小贼也足够让人提着百分的防范之心,若叫人得逞偷了东西,自家损失了不说,秋后纳税才心焦。

    “怕什么,再有小贼也不敢上二叔家里,且不说二叔就能呵退人,家里几个强健的男子还怕这些小贼。”

    孙东梅笑着说是:“倒是你俩人口少,这又收了庄稼可要更小心些。”

    秦小满而今不是一个人住着,他不怕。

    “欸,小竹的人家可选定了?”

    孙东梅微叹了口气:“娘和小竹执意要城里那户人家,公爹也拗不过他,李家也晓得了这事儿。李老爷倒是没说什么,毕竟和公爹有些交情在,总不至于为了一桩亲事翻脸,但是李老五挺是伤心的,听说又要出去继续做生意。”

    秦小满摇了摇头:“选李老五不挺好的,好歹是一个村子的人,终归是知根知底儿,再者隔的也近。”

    “是咧,公爹便是说小竹要是去了李家,以后要受委屈公爹当即就能去给他做主。李家也诚心要小竹,礼钱什么的都好商量,说可以比照着杜衡的来,可小竹却像是叫人下了降头一般,非要城里的那户不可,说什么都不肯。”

    “而下算是拒了李家,公爹气的不行,可再气也得去城里疏通人脉打听那户人家的情况。”

    秦小满喟了口气:“若是县城里那人家好也就罢了,就是可惜了.......”

    话还没说完,院门忽然被咚咚敲了几声,秦小满挑起眉毛:“谁啊,院门开着呢,敲啥门。”

    话音刚落,就见着一道强健的身影踏了进来,竟然是李家老五。

    秦小满挑起眉毛,郑东梅手里拿着的芦粟穗子也吧嗒一声落在了地上,她颇有些不好意思,方才刚说了人家长短,这朝正主儿就来了,也不晓得是不是在外头听见了才进来的。

    “李五哥咋来了?”

    不枉小满这么问,李家是村里的地主,人家地多有钱,只有村里人巴结的份儿。虽说跟秦姓人户关系还过得去,但也不是每个姓秦的都会给好脸色,还得是像秦雄和秦知闫那般的笑脸相迎。

    以前秦先生在世的时候两家还微有点来往,而后就没跟小满有什么交集了,今儿突然登门不免怪。

    李老五看了一眼秦小满和孙东梅,他直接道:“杜先生没在?我是来找他的。”

    秦小满一听这话就站了起来,他们家杜衡一个文弱书生可没惹李五,来找他干什么。

    倒是没等小满发问,李老五微有点不自然道:“我准备习文读书了,想来请教请教杜先生。”

    “啊?”

    秦小满毫不掩饰的发表了惊讶:“不是说李五哥又要出门做生意了嘛。”

    “不做了,读书。”

    孙东梅干笑了一声:“读书好,读书好。”

    言罢用手肘戳了一下小满:“哥儿,去把杜衡叫起来吧。”

    秦小满正要折身进屋去喊杜衡,人却先出来了。

    杜衡并没有午睡,早就听到外头的声音了,听罢,自己出来,虽着小满喊人:“李五哥进来吧。”

    李五站在不远处没动,他上下打量了杜衡一眼,色有点复杂的抿了抿唇。

    顿了顿,跟着杜衡进了屋。

    秦小满和孙东梅不明所以的对视了一眼,没有不懂事的跟在后头进去偷看,

    “听说你在外生意闯荡了好些年,当是识字的。”

    李五嗯了一声,李家家境不错,子孙自然都是教导认字了的,只不过要不要继续深造下去,全然是凭自己。

    杜衡蹲下身在书柜里一阵翻找:“这十八九岁的少年总是想法多,对咬文嚼字的多有钦羡,其实也只是因为村子里读书的人少了,见得少的自然都稀。”

    李五蹙起眉头,听到杜衡说这话他蹲到了他身旁去,还没开口杜衡就塞了一本诗经到他手上。

    “你挑拣着两首背熟了给他念念就得了,书用完了可要记得还我,也不是我小气不肯送你,这些书都是秦先生在世时留下的,小满很珍视。”

    “你......”李五原是想说你怎么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转而直接变成了:“要不你帮我选两首吧,我虽是识字却实在不通诗书,选错了到时候小竹不喜欢怎么办。”

    “哎呀,你好歹识字,他连字都不识得,选不错。”

    杜衡翻开书:“实在不行你选这首蒹葭,准错不得。”

    李五赶紧在这页上折了个角:“好。”

    眼见事情容易,李五夹着书就要马上回去背,忽而想起什么又折过身来,瞧着一身清隽的杜衡,自己孔武有力的样子实在不像个读书人:“我要不去城里置办一身读书人穿的长衫?”

    “不必了,修身不修外。”

    主要是太做作了。

    “多谢了,得空请你吃酒。”

    杜衡摆了摆手:“好意心领了,我不如何喝酒。”

    李五蹙起眉头,对杜衡又崇敬了三分,不愧是读书人,连酒的不吃。

    “干脆我也把酒给戒了。”

    “何必呢,这成娶亲事也不能总单靠着一个人付出改变,两厢情愿合适才是最好的。”

    李老五道:“哪里又有天生就合适的,合适纵然是好,也总得要个人开个头。也是我早些年流连外头闯荡,若早同秦家提亲许也不会变成今天这幅模样。”

    杜衡点了点头,觉得这话也不无道理。

    看着李老五气汹汹的来,又气汹汹的走,行走之间步子带风,举手投足俨然就是个粗壮汉子,要真让他日日屁股贴在板凳上读书,那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嘛。

    孙东梅又和小满说谈了会儿,让下次小满要是去城里让把她捎上。

    出嫁后她还没有上过县城,每回二叔去县城里都拉了东西,她也不好意思单独跟公爹上县城去。

    小满一口应了下来,左右他上县城也不如何拉人捡点钱,现在杜衡要读书,去县城也少,捎带他嫂子路上还有个人能做伴。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