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京城都怕国公夫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全京城都怕国公夫人 第75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虽然她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宣扬,但是不少人都知道,她为了活命而匆匆离开京师。『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 @ gmail.com 』

    夜幕沉沉,星月无光。左相府门前还亮这两盏灯笼,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不多时,便有两个人结伴往这边行来,待到近前,借着相府的灯光,便能辨认出这二人的身份。

    正是白日去定国公府给林依依诊脉六人中的其中二人。

    他们到了门前,轻轻叩响了门,不多时,门从里面打开。

    一个管事模样的人道:“进来吧,大人正等着呢。”

    正厅当中,王澜正端坐上位,其子王诩坐在他的左侧下首。

    除了这二人,还有一个身穿灰衫的中年男子在。男子其貌不扬,安静得站立在王澜身后。

    见两位太医到来,王诩就迫不及待问道:“林依依离京,可是真如传闻所说,为了寻求医延长寿数?”

    两人合计一番,道:“依脉相看来,确实如此。”

    “那你们二人觉得,她能寻到高人救治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两人沉吟片刻,最终有一人出列道:“回公子的话,非是下官托大,天下医术精湛者,大多汇聚于宫廷之中。乡野之间纵有医术精湛者,也难治生机断绝之症。此番林千户出京,无非是心有不甘而已。”

    不甘的是年纪轻轻,却要命丧黄泉,无论生的可能性有多么渺小,她也会尽力一试。

    说到底,还是逃脱不了人贪生怕死的本性。

    “知道了,你们都回去吧。”王澜摆手,遣走两人。

    等他们二人退下后,王澜身后的男子出声道:“不知这事,二位是如何看法?”

    “不过一个将死之人罢了,不足畏惧。”王诩毫不在意道,“爹,孩儿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在林依依身上多耗费时间了。”

    第4章

    “我儿所言极是。”王澜道,事到如今,完全没有必要理会林依依的垂死挣扎。

    赵烨看他不顺眼已久,如今重用萧衍一系,大力打压他的人手。若是待他日时局安定下来,想必自己第一个就被清算。

    可是他在朝为相逾十载,又岂会坐以待毙?

    既然君主不仁,就休要怪他不义!

    王澜捋着胡须道:“还请尊使回去转告王爷,起事时机已至,澜定全力襄助王爷诛昏君,匡社稷!”

    那男子笑着道:“大事若成,王爷定当不忘王相大功。”

    ……

    夤夜,万籁俱寂。01bz.cc

    官道之上,一行人策马疾驰,恍惚间便行过数里,除了留下扬起的尘土外,安静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队人马领头之人便是林依依,此时她面色红润,行动有力,任谁看了,都不会觉得她是个将死之人。

    在得到赵烨出京的允许之后,她便服下回雪调配的药,用以暂时改变自己的脉相。

    这效果,足以骗过经验老道的太医。

    在瞒过众人耳目出京之后,她便及时服了解药,一刻都不敢耽搁往淮阳方向而去。

    三日之后,一行人终于抵达。

    骁云卫在城外设了据点,林依依先带着人去那里修整。

    早先林依依了解过这个据点的情况,领头之人名叫杨成,原是她父亲的一名亲卫。

    自她父亲去后,便回了乡下老家,种了几年的田地。

    后来谢明叡组建骁云卫,才又把他招揽至麾下。

    杨成见了林依依十分激动,眼眶隐隐有泪花闪过。

    “属下杨成,见过小姐。”

    林依依忙道:“杨千户不必多礼。”

    杨成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安顿众人,“小姐和诸位兄弟远道而来,想必十分困乏,热水已经备好,大家先修整一番。”

    林依依回房间洗了个热水澡缓解身上的疲乏。

    刚换上干净的衣裳,还没等擦干头发,就听到一阵巨响。

    林依依动作顿了一下,走出房门。此时院子里已经站了许多听闻动静出来的骁云卫。

    林依依差了两个人出去打探动静。

    半个时辰后,那打探消息的二人回来。

    “那声巨响是从城南十里坡发出的,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什么东西,将地面给砸出个大坑。属下到的时候,那已经守了许多淮王府的侍卫。还有许多百姓往那赶去。”

    “天上掉下来的?”林依依抬头看了看天,道,“在这之前,你们可曾看到天上有什么东西?”

    那样的声响,按理说很多人都瞧见了才是。可是大家都摇摇头,表示没有看到。

    林依依了然,恐怕那坑不是天上的东西砸的,而是人为炸开的吧。

    “我们去瞧瞧。”

    林依依带人换上百姓的衣服,往十里坡的方向赶过去。

    正好有不少百姓得了信也赶过去瞧瞧热闹,林依依一行人便混进百姓当中,跟着上前。

    因有淮王府的侍卫守着,一行人不能太过靠前,不过也足以让林依依看到是个什么情况了。

    只见那大坑之中萦绕着一层黄色的雾气,透过雾气,能看到块巨石的轮廓。

    “听闻这石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难不成是仙有什么指示?”有人小声议论着。

    不只是一个人这么想,在场的淮阳城百姓几乎都是这么一个想法。他们面前的情景,看起来和迹一般,除此之外,也想不到别的什么了。

    很快,便传来一阵马蹄之声。

    “淮王殿下,是淮王殿下来了。”百姓呼喊着。

    林依依循声望去,便看到了如今的淮王。

    这位淮王是先帝最小的一位弟弟,今年也不过三十出头,正是人生壮年时刻。他气质温和儒雅,骑在马上英姿勃发,大有龙章凤姿之相。

    林依依看着比自己记忆中更多了几分成熟韵相的淮王,眸中色不由变冷。

    就是他,在暗中搅弄江山社稷。

    当年先帝遇刺身死,诸多藩王着实乱了一阵,可那时候淮王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少年,论阅历论手腕,比他那些叔伯兄长逊色不少,再加上他又是一派天真少年之气,大家便不会想到,他也有心谋夺那至高无上的帝王之位。

    如今看来,皇室之中心计最深的便是这位了。当年的叛乱,让实力雄厚的亲王被一个个处置,而淮阳却未受任何波及,并且在这十二年的时间内,厉兵秣马,养精蓄锐,以待良机。

    而如今,朝廷内部国库空虚,外又有羌族为乱,江山基业风雨飘摇,岌岌可危——这便是他制造的良机。

    淮王到了近前,便下了马。

    百姓们纷纷向他跪地行礼,“见过淮王殿下。”

    为免暴露,林依依给自己的人使了个眼色,跟着百姓一道跪了下去。

    “诸位快快请起。”淮王忙不迭道,向众人解释自己来意。“听闻此地降下迹,本王特意前来察看一番。诸位若有兴致,可随本王一道近前。”

    “多谢淮王殿下,能够靠近观看仙指示,实在是我等的荣幸。”

    如此,众人跟着淮王一起靠近。

    就在淮王站在坑边的时候,那一直萦绕着的黄色雾气竟渐渐散开了,露出了里面那块石头的真容。

    那石头通身漆黑,上有六个烫金的大字,“王气聚,江山定!”

    众人看清这六个大字,一时之间不由有些愕然。

    王气聚,江山定……这几个字,若是由寻常人书写,定要治一个大逆不道之罪。

    可是,这巨石乃是上天所降,有谁能说,是天上的仙不对呢?

    摆在众人面前的意思只有一个,淮王身聚帝王之气,是上天认定的承袭江山之人。

    “王爷,这是上天的意思啊,要您挺身而出,做这匡扶社稷力挽狂澜之人呐。”有一幕僚大声道。

    “休得胡言!”淮王当即怒道,“你这是要陷本王于不忠不义之境啊!”

    那幕僚言辞恳切道:“如今边关不宁,羌族大举进犯,而陛下却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罢免不少兢兢业业的朝臣,惹得怨声四起,已然有亡国之相。如今这迹便是上天不忍我汉家江山丧于外族之手,特意向王爷下达的指示。这是上苍要王爷拯社稷于危难,挽大厦于将倾啊!”

    另有一人言道:“王爷,这不单单是上苍的指示,臣下的建言,更是万民的恳求。王爷此时若是起事,那是上承天命,下应民心啊。”

    幕僚这话落下,淮王看向围观的百姓,温声问道:“是吗?诸位也是这般想法?”

    百姓之中早就被淮王安插好了暗桩,听他这么一问,当即有人回应道:“那是自然,咱们淮阳在王爷治下风调雨顺,和睦安乐,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是京城,也比不上咱们淮阳,足以可见王爷是贤明之主。无论王爷做些什么,小人定当全力跟随。”

    “淮阳百姓,愿意跟随王爷!”

    在有心之人的蛊惑治下,围观的百姓跟着表达了自己支持的看法。

    如今是民心所向,幕僚当即跪下,朗声道:“还请王爷,兴义兵,定江山!”

    淮王府的侍卫和百姓们都跪下跟着呼喊,“请王爷兴义兵,定江山!”

    淮王面上似乎还在犹豫。

    众人的呼喊声不由更大了些。

    “请王爷兴义兵,定江山!”

    声音响彻云霄,豪迈万千。

    如此三番请愿,淮王心中的最后一丝不确定似乎也消散了,他面上露出坚定之色,道:“也罢,既然这是民心所向,本王也不好拂逆。不过起兵,乃千古大事,还望诸位全力襄助。”

    “愿为王爷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好。”淮王朗声道,“即日起整顿三军,发兵京师,除昏君,兴社稷!”

    这边百姓群情激昂,跟着呼喊“除昏君,兴社稷!”

    林依依心中哂笑,这就是淮王啊,权利他要,美名他也要。

    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权,可以隐忍谋划十多年,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几乎都占据在他那边,若是事成,史书上给他留下的也只会是开明之君,而并非什么乱臣贼子。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