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打脸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12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臣先告退。”

    莳七并未挽留,只是微微颔首,秦长殷见状,转身便离开了。

    “秦将军为何先行一步?”江子卿眉眼间流出一抹讥讽,睨着秦长殷远去的背影。

    莳七微微一笑,牵起他的手:“朕见你来了,就让他退下了。”

    江子卿似笑非笑:“哦?什么事非要避开臣?”

    “哪里有什么事,不过是来谢恩的。”莳七心中不耐,却还是笑意融融的同他解释。

    江子卿照看着秦长殷离去的方向,意味深长:“秦将军也二十有五了,至今尚未娶亲,听说连个通房也没有。”

    “嗯?子卿何意?”

    江子卿微微一笑,声音略有些诡异:“该不会是在沙场上伤了子孙根吧?”

    莳七听了他的话,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住,她脸颊隐隐泛红,半晌才憋出一句:“如若这样,朕倒是有点于心不忍了。”

    江子卿挑眉看她,只听她色略有几分遗憾:“朕本想将秦将军和嘉阳赐婚的,现在看来,不能委屈了嘉阳。”

    江子卿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他本想让昭宁帝死了对秦长殷的心思。

    没想到昭宁帝居然息了赐婚的心思。

    也不知她是有意还是无心,竟然反将了他一军,倘若无心也便罢了,要是有意如此,那么他这几日的所作所为在她眼中,便像是个跳梁小丑一般。

    江子卿不动声色的暗暗打量莳七的色,见她还是和以往一般,别无二致。

    他不禁疑心,是不是草木皆兵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朕是大昏君(十)

    秦长殷回到府中,傍晚时分,利海便奉命将昭宁帝的手稿送了过来。

    送走利海后,他坐回书房,随手翻看她的手稿,纸稿上隐隐残留着她挥笔间的袖笼清香。

    秦长殷的色本是闲然自得,当他眸光落在纸稿上时,眼愈来愈惊讶。

    纸稿上的内容调理分明,先是罗列出当前兵制的特点。

    “其一,兵士终身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世代代。士家为兵乃世代义务,若非战功煊赫,经批准,作为奖赏方可解除。其二,兵与民分离。兵士之家即士家,另立专项管理的户籍,称为士籍。入士籍者,不得擅改民籍。其三,兵士的家属,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其四,为了保证兵士人口的再生产,士家在内部婚配,不与平民通婚。”

    秦长殷飞快的往下看,“当前兵制通过以众将部曲的家眷为质,实则掌握了众将部曲之软肋,为此,军中鲜少有豪强拥兵割据之态,军队由此维稳。”

    这算是昭宁帝将帝王和将领间最后一层窗户纸捅破了。

    纸稿上接着点出目前兵制的弊端,“军队中人身依附关系,已成常态;一代兵士衰老,子弟尚未长成,兵源时时出现断层,逢此时,军中迎来缺少后备兵源之危,自敬祖二十八年至今,士家身份远不如前,兵士为兵作战之积极性由此挫伤。”

    最后,她龙飞凤舞的写下八个大字,“兵制整改,刻不容缓。”

    秦长殷看完之后,捏着纸稿的手隐隐在颤抖。

    兵制,一向是扎进他心底的一根刺,他于先帝敬祖晚年时期参军,在军中近十年,现在军中的问题,没人比他更清楚。

    只是整改兵制,并非一朝一夕,一言一语那般容易。

    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不敢轻举妄动。

    而现在,昭宁帝也看到了这点,并要整改兵制,他自然是难掩的激动。

    看来他从前一直都低估了她。

    秦长殷双眸深邃的落在手稿上,却意外发现手稿的写着“兵制整改,刻不容缓”那张下面还有一张。

    他将那遗漏的那张从地下抽出展开,当他看清纸上的内容时,登时愣住了。

    只见那张纸上赫然是他的面容。

    她……画他作甚?

    秦长殷顿觉被她捏过的手一片炽热滚烫,他薄唇微抿,指尖捏着画作,半晌才将那张画压在书案上。

    深夜,秦长殷躺在床榻上翻来覆去。

    一阖上双眸,他眼前便是笑意灼灼的她,正向他伸出一只手。

    他心烦意燥的坐起身,眸光无意瞥见书案上的那张画,秦长殷握了握拳,良久,才再次躺下。

    自从手稿被利海送去了抚远将军府,莳七就一直等着他来找她。

    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他露面。

    莳七一阵憋闷,难道那张画还不足以让他明白她的心思?

    还是说,他在刻意躲着她?

    想到这里,莳七忍不住冷笑一声,秦长殷,此事可不是你躲就能躲得掉的。

    连着过了半月,也不见他进宫,每回一下朝,他总是色淡漠的转身就走。莳七心里也憋着一口气,加之一直在和常同甫商榷土地整改一事,暂时没有顾得上他。

    结果才过了半个月,莳七就听说京城中传闻抚远将军府的秦老夫人有意说亲了。

    莳七执笔的手一顿,立时在纸上划拉一个浓重的墨痕。

    她皱着眉将纸揉成一团扔在地上。

    利海见状,连忙上前询问:“陛下可有何吩咐?”

    莳七将笔重重搁下,摆了摆手,利海正要退下,却又听见她开口:“慢着,你去替朕做件事。”

    她说这话时,眼底是浓浓的狡黠,声音里也是藏不住的窃喜。

    利海听完她的吩咐,愣了好一会儿才低头道:“奴才这就去办。”

    抚远将军府的秦老夫人正在和儿媳商量替嫡孙说亲一事,早前一提起这事,嫡孙总是满口拒绝,声称他现在的身份不便娶亲,恐帝王猜忌。

    可就在前几天,秦长殷忽然松了口,老夫人和夫人孙氏大喜。

    秦老夫人更是先往他院子里塞了个丫头,只说去照顾他,秦长殷也没有拒绝。

    “杨家的三姑娘也是个不错的,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孙氏坐在秦老夫人的下手边,笑眯眯的开口。

    秦老夫人眯了眯双眼:“我知道,她性子确实和长殷互补。”

    “三姑娘的父亲是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却没什么实权,勉强配得上长殷,倒也不会惹得陛下猜疑。”

    秦老夫人赞许的点了点头:“那便遣人去探探口风吧。”

    孙氏欢喜的答应一声:“母亲放心,我让我娘家嫂子去看看。”

    杨府,杨家太太一听出孙夫人话中的意思,心底大喜,这抚远大将军手握大权,又是一表人才,这天大的馅饼怎么突然就落在自家姑娘头上了!

    孙夫人从杨家太太那里得了话,便立刻直奔将军府去了。

    “我一开口,杨家太太登时欢喜的不行,弟妹,这桩婚事要是成了,可别忘了嫂子。”孙夫人挽着孙氏的手笑眯眯的说。

    孙氏也高兴得不行:“嫂子同我去见一见老太太。”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fb.com www.ltxsdz.com